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76章 宿命(四)(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要得到士族及天下名流的支持,太守之位倒是给了王朗,但却架空了他的权利。王朗手无兵权,无力与孙策争斗,于是挂印封官,就在山阴的居所中闭门读书。

孙策因敬重王朗而不作加害,亦多次派重臣张昭劝王朗为他效命,但王朗坚决不肯。

后来,丞相曹操上表征召王朗,孙策死后孙权便疏于对一朗的监管,王朗本欲前往许都,结果刘备又打过来了。四处兵荒马乱,便也就没有成行了。

王朗一直为身为汉官而未为汉守住会稽而耿耿于怀。

刘备是个很会把握人心的人,他一边亲自拘留王朗,一面上书许都,请王朗继续留任会稽。曹操为了保留刘备这个盟友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王朗这样的当世名仕,刘备自然也是非常需要的。加上当年在徐州便有交际,再来这么一出知遇这恩,王朗对刘备也是感激有加。

在山阴隐居了十年,王朗才得以正式接手太守之职。

十年间,王朗校注儒家经典,著有、、、等。

上任后,王朗见当地人民仍然祭祀秦始皇,并且与夏禹同庙。王朗认为秦始皇是无德之君,不配获得人民祭祀,于是将这行为取缔。他在任这两年年,获得当地人民爱戴。

诸葛亮大军在诸暨整顿,同时在思考如何劝降王朗。

这可是与蔡邕、许靖同时期的大汉名仕,就凭人家留下的著作便是会留传千古的人了。诸葛亮不想真的用武力去征服。

毕竟士人都是好面子的,他自己也是出身士族,懂得其中的原委。

况且现在刘琦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兵锋之盛已无可匹敌,但天下士人的归心却还是个大问题。如果能够顺利地说服王朗归降,那对刘琦夺得天下后的治理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只可惜,王朗是个固执的老头儿,他认为对的事就一定会去坚持。

其实孙策与刘备有多大的区别呢?不都是分割汉的诸侯吗?不就是刘备姓刘吗?刘琦还姓刘呢!

在藏霸派出的援军还没出发时,王朗便固执地领着他口中所谓的一万“正义之师”开至兰亭,妄图阻止诸葛亮大军北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