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十六年康熙二年十月,荷兰总督博特率18艘盖伦船与2600名东印度士兵抵达福建,在得到伪清靖南王耿继茂许诺的未来丰厚回报后,准备在次月配合清军进攻中左所城厦门和浯洲金门。
王正高是浯洲城里的一名把总,手下有将近两百个士兵。这两百人是守卫金门岛的全部力量,清军水师从来都没有从明军手里讨到过便宜,因此两任延平郡王都把金厦的防御力量集中在更靠近大陆的思明厦门,金门这边的士兵武器甚至还是以弓箭刀枪为主,火枪都没有几把。
十一月的一天,王正高吃完午饭,正巡查城防,忽听得西边炮声大作。急忙登上城楼取过望远镜观察,只见海面上十来艘大海船,数百门火炮朝己方轰击。几轮齐射之后,明军沿岸的几处哨所和防御工事全部化为齑粉。王正高从那些海船的旗帜上,认出他们是荷兰人,又看到对方停止炮击之后,正在放下小船。
目前城中守军不足五十,其余都散布在沿岸各据点内。王正高当机立断,命传令兵道:传令下去,全岛守军入城集结。
一个时辰后,一支一百二十人规模的荷兰士兵登陆金门。当然,明军也没有闲着。金门城说是城,其实也就是个小堡,筑土为墙。王正高一方面催促部下入城,一方面着人负沙土加厚围墙,荷兰火枪队之犀利,他是非常清楚的,同时命士兵砍倒城外五十步以内的树木。
荷兰士兵呈散兵队列,举着枪靠近城墙。王正高将已入城的总共150多名士兵分成三拨,稀疏伏于墙后。荷兰士兵人人配备燧发枪,靠近城墙100步时,对着浯洲城一轮齐射,不过对于加厚过的城墙没起作用。
当荷兰士兵抵近至二十步时,在把总的指挥下,第一拨明军从城头起身,用弓箭攒射城下,荷兰士兵立即鸣枪还击,这是第二拨第三拨士兵也依次起身百箭其发。
弓箭虽然比不上火枪的火力,但是距离近加上明军居高临下,四十多名荷兰士兵中箭,其中有三人要害中箭当场阵亡。带队的荷兰军官急忙指挥士兵带上伤亡人员退出明军弓箭射程。
明军更是损失惨重,第一拨的五十名士兵有二十名当场阵亡,十余重伤,十余轻伤。
荷兰军官将轻重伤失去战斗力和阵亡者送上小船运回海上。带领近百士兵再次抵近城墙,这次他准备用三段击击溃明军。
然而当他们才进入三十步时,就有右前方城墙上的十几个明军搭弓射箭,荷兰士兵们不知道该不该射击,纷纷看向指挥官。十几支箭很稀疏,只有两个士兵中箭受轻伤,其余都被躲过去了。
正在荷兰指挥官犹豫之时,右前方城墙上又有十几支箭射过来。
荷兰军官大喊:开火!
又过了两拨之后,王正高从城墙小孔中观察到荷兰士兵基本放完枪了,而对方第一拨士兵还未装弹完毕,急令余下士兵一齐起身齐射。
这次交锋,荷兰人又损失了十余战斗力,退回到安全距离之外。明军重伤阵亡又有近三十余。
荷兰指挥官吃了两次亏,决定将余下八十人分成八队,守军露头即射击,击发后原地装弹,这样八队可以构成连续的火力,就不用怕守军小队骚扰了,如果守军想要齐射,那他也可以选择集中火力还击。
然后当他安置完伤兵后,余下的士兵们再也不愿意出击了。这些东印度公司的海盗们纷纷表示,他们是来赚钱的,除非能得到舰炮的掩护,否则再也不去白白送死了。万幸,荷兰火炮的射程还够不到城墙。
当天傍晚,荷兰陆战队退回海上。王正高左肩被流弹擦伤,部下减员69人。
当晚,思明守将周全斌向郑经秉报获悉的军情:殿下,荷兰船队突袭我军在金厦海域的警戒水师,我军惨败,据逃回来的士兵所说,荷兰船队战后往东去了,末将担心浯洲有急,还请殿下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