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弘一语,顿时让柴武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当中。
——韩王部内附?
此事,说来早在去年年中,长安就有所风闻。
据说当时刚成立不久,且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省御卫,就曾借着那次流言蜚语,在长安城揪出了好些匈奴细作。
但在如今节制羽林都尉,彼时尚为卫尉丞的卫尉卿秦牧回到长安后,这个说法就逐渐消失在了长安舆论当中。
对此,长安百姓大都认为,或许又是以讹传讹演化而来的留言罢了。
但作为军方首屈一指的人物,柴武对此事的了解,无疑比长安街头巷尾的闲人懒汉多一些。
韩王部是否确定回归汉室,柴武不清楚;但柴武知道的是:在去年的齐悼惠王诸子之乱爆发初期,秦牧‘假死’,实则前往代北接手代国边防军时,确实曾与韩王部有过接洽!
只不过最终,不知是哪一部分没谈拢,韩王部便没再传来消息。
现如今,刘弘再次提起此事,显然不可能是刘弘一厢情愿的认为,韩王部必定会回归。
——空穴未必无风!
带着这样的猜测,柴武稍稍按捺住激动之情,以尽量淡然的口吻道:“韩王部重归之事,臣去岁确有耳闻。”
“然自去岁,韩王部便再无消息传回?”
以一个十分不确定的语调说出这句话,柴武便困惑的摇了摇头,便略带些试探道:“可是韩王部密奏陛下,言及此事?”
诚然,如今的柴武,是以‘大将军’这个军方二号人物的官职,充当着汉室军方一号人物的角色。
但大将军毕竟不是太尉,在很多事情上,都无法做到如太尉那般名正言顺的插手。
别的不用多说,光一点,就足以道明大将军和太尉之间的差距。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皇帝出了什么差错,亦或是失去意识,无法下达指令的时候,太尉是能凭借自己‘掌天下兵马’的权力,主观做出反应的!
一旦太尉表示自己要‘主掌大局’,那包括郎中令、卫尉、中尉,乃至于长安附近的所有武装力量,都会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服从太尉的直接指挥!
至于诏书+虎符的双保险,对太尉也没有太大的限制作用——太尉掌天下兵马,天生具备日常持有一块调兵虎符的资格。
至于调兵诏书,更是可以按‘特事特办’处理,只要事儿办妥了,事后补上流程就是。
当初周勃几次三番策反北军,实际上钻的就是这个空子——虎符我有,诏书得陛下颁布,但如今陛下有难,将士们,冲进宫里救陛下!
相较于太尉‘几乎不受节制’的兵权,大将军显然就低配的不能再低配了。
还是拿‘皇帝无法正常颁布命令’为例子,同样的状况下,太尉能主官做出反应,而大将军,却是要在第一时间关自己的紧闭,以表自己‘绝无二心’。
即便是在证明自己‘是自己人’后,大将军也不具备调兵遣将的主观能动权,而是要等。
如果运气好,那大将军或许会等来太后的召见,那样一来,大将军就可以就目前的状况,给出一个稳妥的解决办法,作为参考意见。
运气再好点,太后认可这个方案,大将军才有可能由于‘人手不足’的原因,得到掌握兵权的机会。
如果没等来太后召见,那大将军在整个事件当中,都只有一个看上去光鲜亮丽,实则毫无操作可能性的职责。
——监督太尉!
但想想就知道:太尉手里兵权无穷大,大将军还得忙着‘自证清白’,如何能监督的了太尉?
现如今,太尉一职被无限期罢设,大将军职务水涨船高,但也就是过去的大将军和太尉折中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