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那二十七为同袍背着行装,牵着武州塞仅有的十匹战马,踏上撤往马邑的路途,杨余洒然一叹息,将大脚踩在了武州塞关墙的南墙垛之上。
日暮西山,夕阳西下,杨余面向马邑,目送同袍撤去的背影,让留在武州塞的六位士卒不由感到一阵心安。
有了先前悲戚的告别,也经历了悲壮的托孤,现在的众人,已是对这人世间了无牵挂。
“自即日起,吾等皆为大丈夫!”
看着同袍们自武州塞以南远去的身影,杨余满是豪情壮志的吼喝一声,便回过身来,面向仅剩的六位关卒。
不出意外的话,这六人,就是要和杨余一起走上生命尽头,在黄泉路上打扮的战友、同袍。
而在他们死后,这广阔的天地之间,也将留下专属于他们七人的传说。
“老伙计们临行前,俺交代了老二,若战毕,吾七人之尸首尚存,便同葬于一处。”
“诸君,俺杨余,便要和诸位长眠于一处啦······”
面带笑意的说出这句依旧带些悲壮的话语,杨余左右环顾一圈,观察着留守众人的脸色。
没让杨余失望——作为武州塞资格最老、经验最丰富,履任时间最长的老卒,此时的六人面上尽是坦然之色,目光中丝毫不见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危险的抗拒。
那六对明亮的眼眸中,只透漏着平静,以及淡然。
——面对死亡时的宁静。
看着这此生从未见到过的目光,杨余心里这样想着。
摇了摇头,将飞散的心神从十万八千里外揽回,杨余又猛踩一下墙垛,才回身来到众人面前。
“家中亲长,都有同袍代为照料,俺们在这武州,也得替马邑争取片刻时间。”
对于汉室对此次马邑战役的提前筹谋,马邑关卒自然是毫不知情。
不知情,也不能知情。
因为马邑战役大包围圈的形成,必须要以武州塞被匈奴人攻破,之后由匈奴先锋部队跨过武州塞为前提条件。
只有匈奴先锋跨过武州塞,进入此次马邑战役的主战场,汉军再重夺武州塞,收紧武州塞的口子,包围圈才能正式形成。
在原本的历史上,那次同样发生在这片大地的‘马邑之围’,最终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汉室对战役的安排工作,知道的人太多。
提前得知战争的消息,楼烦、马邑一带大规模阻止城外百姓避入城中,武州塞直接被放弃,早先归附汉室,长期在武州塞以北放牧,为汉室示警的草原牧民,也是在一夜之间没了踪影。
——就这样,时为匈奴单于的挛鞮军臣,也还是踏上了此时冒顿大军驻留的盐泽,准备前往马邑,进行那宗让身为单于的军臣都心动不已的‘交易’。
按理来说,军臣都这么神经大条了,武帝统筹规划的马邑之谋,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但坏就坏在:当时已经被汉室实际掌控的雁门郡,绝大多数地方官吏,也都收到了‘马邑之谋’的消息!
在得到商人聂壹‘已杀马邑令,马邑唾手可得’的假消息之后,作为汉室组织马邑之谋的直接战略目标——匈奴单于挛鞮军臣,已然率军跨过了武州塞!
但在从武州塞前往马邑的路途中,匈奴斥候攻下了一个小亭,并抓获了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汉官:雁门尉史。
雁门尉史,是个多小的官?
——汉制:边关每相隔百里,置尉一人,配有士史、尉史各二人,任巡逻警戒之职。
也就是说,在汉室长达上万里的北方防线之上,有起码百余位‘尉’;而这百余位‘尉’,都各自配备了尉史两人。
再按照秦汉边地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的防线布置,就不难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