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四宗罪(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天子钦定。

所以在论罪之前,中山王终究是王,衣冠制式还都保留着。

尚敬只是对着书上的文字想象过天朝的繁华和人口,也想象过天子的威严仪仗,可即便想象过,真正走到这一步的时候,那种营造出的威压感还是让他的双腿有些发抖。

这本就是死中求活的办法,若是天子大怒,只需要一个小吏就能将他斩杀。哪怕是躲在琉球又能如何?舰队须臾可至,琉球连萨摩都打不过,还能力抗天朝吗?

紧张的汗水浸湿了尚敬的衣衫,终于挪到了皇帝身前,跪倒在地,以浓浓的闽南味儿的汉语哭诉道“臣尚敬,自知罪重,特请圣天子之责罚。”

身旁跪着的通译,将尚敬所说的罪责一一用汉语念出。

当日在琉球的时候,赵百泉站在礼法的角度,认为从天地君亲师五个方向,琉球王的罪已经可以定到“诛九族”的地步了。

有些罪可以赦免,有些罪是不能赦免的。国法是作为一种表率的,如果连“不忠不孝、无君无父、欺君罔上”这样的罪都能赦免,那礼法可能就乱了,而有礼法才有天朝,没有礼法只有法律的只能是中国。

这一点尚敬心里也如明镜似的。

所以,一些罪坚决不能认。认了的话,退路一点都没有了。

幸好,当日刘钰在琉球大清洗的时候,忠臣蔡文溥为了保全琉球王而自杀了,为琉球王说谎了一个机会。

于是尚敬把自己的罪,定为了“身为藩属,即便假意委身倭国,那也是错的;不能舍生取义,也是错的。所以才来请罪。”

为什么之前一直瞒报?那是祖先的事,和我无关。

为什么即位之后也没上报?因为即位之前我就趁着蔡文溥来国子监留学的时候,让他避开倭人耳目,偷偷上报天朝,但谁知此人竟是个奸贼,隐瞒不报。

这是个明显的谎言。

尚敬知道自己在撒谎,也知道皇帝知道自己在撒谎,但自己若想活下去,就必须要冒着再度“欺君”的大罪,把责任全推给已经为他而死的蔡文溥。

这一点,朝中不知道,但此时位列文官中的人,当年也曾和蔡文溥交往过,知道这个人应该不是的。

可这时候,还是都要假装相信的好。

要不然,牵出王八带出鳖,要牵连很多人。

如果说尚敬在说谎,那么,上次册封琉球王的天使、副使,有没有罪?

琉球国上上下下文武百官,有没有罪?

明知道尚敬在撒谎,朝廷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互相给个面子。

要不然,这件事就只能有一个解决办法把琉球王室一族诛九族杀干净、把亲日派的家族全部清洗,然后直接郡县化。

可朝中算了一笔账,又觉得实在不值。那破地方老百姓穷的啃芭蕉叶、苏铁种,而且直接把琉球郡县化,恐“藩属惊诧”。

再一个……大顺作为一个天朝,尤其是这些年对外部环境有所了解、准部又把西域犁了一遍使得前朝那群骗贡的空国都不存在了;自己骗自己玩的高兴的西洋朝贡国又被改成了外交。

使得剩下的宗藩真的不多了,使使劲儿连十个都凑不齐了,也实在是不太好看。

不管是里子,亦或是面子,留下尚敬、保留琉球这个朝贡国,总还是必要的。

可也不能就这么算了,显不出天朝的控制力。

皇帝把这个问题交给了礼政府,礼政府想出的主意是“罚琉球、赦其主”,把琉球降格。

面对跪在身前的尚敬,李淦心想谎话连篇,只可惜那个为你而死的忠臣了。

“琉球本为宗藩,屏护东海,如今却做出这样的事来,朕不能不罚。”

“于其一,琉球自明时便朝贡,明败于萨尔浒,关外尽失,中原有陆沉之危。尔等既为宗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