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四七章 撒旦与震旦(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望舒慕羲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国人想要理解英国的这种梦魇,是很难的。

哪怕历史上甲午年败给了从未想过会败给的小日本,国内精英阶层的心态也不是这种梦魇,而是全面转向了“变则通”。

基本上,大顺这边的人,很难有这么魔怔的“虔诚信仰”,所以根本无法理解。

就算是传统的那一套行不通了,最多也就是由过去的极端自信,转向为全面否定。

不是教徒,真的很难理解这种“虔诚的信仰”。

更很难理解,当虔诚的信仰,与残酷的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这些虔诚的信仰者的行事逻辑。

要弄清楚这个,首先要明白一点。即在新教的“义利观”之下,贸易是一种信仰。

即贸易,是我们称之为法律、自由和财产的基础,是世界真正的基石。

这里的贸易,并不是广义上的贸易,而是狭义的“我赚钱的贸易才能称之为贸易”的贸易。

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就会产生诸多疑惑,觉得他们说的好像有道理啊,贸易确实能带来好处啊。

之所以觉得一些话他们说的有道理,是因为他们语境里的“贸易”,和后世国人所理解的“贸易”,并不是一个概念。

就像是大顺的佃农和英国的农业雇工,又或者如同大顺这边人均一亩地的“贫农”和俄国那边48亩地的“贫农”;亦或者只交血税且自治的哥萨克农民和村社农奴的农民……名字一样,实则根本不是一样的玩意儿,用自己理解的、或者身边熟悉的东西去套,就会套出许多奇葩的想象。

而放在英国这边,这种信仰与现实的冲突,也就产生了一种“无逻辑”的拙劣。

亚当·斯密的那套“英国资本控制中国航运,由英国在中西方贸易的中介人”、中国货卖给欧洲英国不要的这一套“自由贸易依旧可以解决中英贸易问题”的拙劣逻辑是如此。

更之前的笛福叫嚣着“俄国要不是忙于打大北方战争,完全可以用10000士兵征服中国;30000名英国或奥地利士兵,或者10000名法国士兵,也足以征服中国”。

为什么要征服中国呢?因为“中国贸易的闭塞,违反了上帝的安排,违背了贸易的神圣性”。

如果一直这么想,倒也没什么。

只要讲道理,有一条清晰的逻辑、一个普遍的一致性的理论,对与不对暂不提,至少也算是一种理念。

而不至于出现齐国公感叹的“鸡同鸭讲”的那种情况。

但现实是笛福刚叫嚣完“中国贸易闭塞”,当年就发表社论,要求全面禁止中国棉布、全面取缔中国瓷器,遏制奇怪的中国风园林对英国传统的影响。

并由他的影响力,间接推动了21年的第二加强版《东方棉布禁止令》。直接理由是中国商品导致英国工人失业,导致伦敦等地的毛纺工厂饿殍遍野……

他的建议站在英国的角度没错。

但前面刚高呼自由贸易,后脚就来这么一套,而且还是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地来,这就让大顺这边的人很难理解。

在松江府,刘钰和齐国公就探讨过这个“鸡同鸭讲”的问题。就是说中国人的脑子,无法理解新教国家的思维,也很难理解他们的逻辑。尤其无法理解“理所当然”的“理直气壮”。

这个根源出自其宗教传统的“神圣性”上。

因为神圣性,必须是普遍适用的,而不能是在这里有用、在那里就没有用的。不能说上帝在西方管事,到了东边就得让渡给玉皇菩萨河神山神之类。

这种“神圣性”,赋予了他们屠杀、侵略的“正义性”。

就笛福面临的这种情况,有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