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七八二章 破立之困(三)(3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的利,我达到了盐户对生活的向往,所以我仁”。

往宋时永嘉学派和朱熹的争论来看。

就是陈亮认为,老百姓渴望安定的生活,不想被异族屠杀,不想人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这是老百姓想要的利。而唐宗汉武做到了,仁在功上体现,所以唐宗汉武传承了道统。

朱熹认为,仁义、王道是有标准的。甲乙丙丁午己庚辛这几项,一一列出来,符合的就是王道,王道方可谓之仁,否则就是霸道。所以汉唐时候,道统其实已经丢失了。

当然这里面就又绕回到针对管仲的评价上了。孔子评价管仲,是否可以理解为,管仲的功绩体现了仁?

但显然,陈亮这一套说法是无法成为主流的。

也所以,叶适才会在其后,疯狂地打补丁:虽然讲功利,但还是要克己复礼为仁,要符合王道的功业,才是儒家的功利、有益的功利。而要是走偏了,那就是霸道的功利,比如穷兵黩武之类,这就不行了。

是以到了此时,拿着管仲说事,其实延续的,还是这一套东西。

无非孔孟评价的是管仲,陈朱论的是汉唐,而如今大顺自比又没法直接拿汉唐隐喻遂又绕回了管仲。

真正想让刘钰死的捧杀派,搞杀得这一套其实非常容易理解。

管仲背后是齐桓公。但齐桓公能力就很一般,因为主流认为阿斗其实就是齐桓公模板。

隐喻之下,大顺这些年取得的武功、兴盛,到底是管仲的功劳呢?还是齐桓公的功劳呢?

后代人们会怎么评价齐桓公?又怎么评价管夷吾?

如果没有管仲,齐桓公就是个昏君啊,最后死了身体都招蛆了,都没人安葬啊。

管仲搞工商之利、鱼盐之利,嘿嘿,后世只会记得管仲,可不会觉得这里面是齐桓公的功劳呢。

这就是捧杀一派的险恶之处。

因为,若搞政治隐喻,把刘钰比作阉宦,其实就是给刘钰挠痒痒。

皇帝会在意吗?皇帝反而觉得,阉宦是自己人,大顺不能有阉宦,搞个阉宦也不错嘛。

若搞政治隐喻,把刘钰比作权臣,其实也是给刘钰挠痒痒。

皇帝会在意吗?皇帝会觉得,权臣?他刘守常也配?诸葛武侯那样的政由其出,才算权臣;或者手里捏着兵权的,也堪堪算是权臣。就这样的得罪了一群人,手里连个兵权都没捏着的人,也配叫权臣?分明是宠臣嘛,当皇帝的不至于连权臣和宠臣都分不清。只要皇帝想让刘钰死,当天就能死的人,是不配叫权臣的。

而只有拿管仲搞隐喻,才是真正有威胁力的杀招。

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