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放下酒杯,心中苦笑。
他可不想继续跟爱德温斗智斗勇了。
艾文想起那一日黄昏时分与劳伦茨先生的谈话,如他所言,镇上竟然真有人信仰异教,不,何止是异教......应该说是邪教才对。
在西阿诸国的宗教信仰中,以米拉神教的三大分支——圣女教派、秩序教派和北风教派为主。
其中巴哈里亚的圣女玛丽安娜教传播最广泛,最深入底层人民。它是教皇手中那柄真正的权杖,是巴哈里亚教国的立国根基,也是其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来源。
圣女教的覆盖面非常广泛,早在第二纪元末期就传遍了西阿各地。在艾文的记忆中,诺亚汶王国的前身——诺亚汶公国,是曾经的罗斯迪亚诸侯列国的一员。圣女教作为罗斯迪亚帝国的国教,不仅在宗教上无出其右,在政治上也颇具影响,教权与皇权的斗争旷日持久。
这些天艾文从赛丽亚口中大致获悉了塞伦米尔地区近百年的历史。
在他离开仅仅五年后,1210年,断刃与号角之年,罗斯迪亚帝国开始了十年内战。
罗斯洛利安、科西塔尼亚和阿尔切拉三大公国的崛起伴随着弗瑞施陶芬皇室的衰落,野心勃勃的罗斯洛利安公爵尼奥波德·帕特拉蒙·冯·凯斯宾麾下的黑锋骑士团在骑士比武大会上完胜皇家双头鹰骑士团,这令弗雷施陶芬家族统治的外强中干显露无疑。
此后,尼奥波德处心积虑地策划了“血腥盛宴”,计划在帝都霍姆郊外的莱登宫举办的宴会上毒害时任罗斯迪亚皇帝腓特烈七世,阴谋最终败露,公爵卫队与皇家骑士展开厮杀,鲜血染红了整个宫殿,弗瑞施陶芬皇室成员和那些亲皇党贵族近乎全数殒命。
这场屠杀令尼奥波德获得了“血腥公爵”的名号。
皇帝腓特烈七世与他的皇后惨死在莱登宫的望月露台,而他们的长子,王储路德维希·奥利维·冯·弗瑞施陶芬则跃下露台摔死。只有小儿子——卡洛安·瓦伦·冯·弗瑞施陶芬被科西塔尼亚公爵马雷诺斯·冯·欧根瑞克所救。
内战一触即发,同为野心家的科西塔尼亚公爵以“捍卫皇室,歼灭叛贼”的名义挟持卡洛安皇子,号令诸侯列国加入剿灭罗斯洛利安的联军。整个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小领主们惶恐不安,纷纷报团取暖,融合兼并。大贵族们则摇摆不定,都想隔岸观火,坐收渔利。
直到克琉士公爵公开宣称支持罗斯洛利安公爵,科西特王国的雇佣军自天鹅港登陆,黑锋骑士团的铁蹄踏破了帝都霍姆的城墙......诸侯们才逐渐意识到,这场席卷整个帝国的战争是一次权力的重新洗牌,没有谁可以幸免于难。
于是,列国中的两大巨头—阿尔切拉公国与科西塔尼亚公国歃血为盟,组建联军抵御罗斯洛利安军队的大肆推进。其他诸侯们纷纷选边站队,越来越多的贵族迫于压力加入皇子阵营,联军日益壮大,很快就在人数上占据巨大优势。
就在贵族们以为己方胜券在握而高枕无忧时,前线传来的战报却令他们大跌眼镜。伊伯利安会战,联军人数是罗斯洛利安军队的五倍以上,结果竟被打得溃不成军。领军将领铁翼骑士团团长,科西塔尼亚之盾——“钢铁之心”齐格雷·高菲·格森鲁厄被俘,拒绝臣服而遭到处决。
艾文心知肚明,罗斯洛利安公国作为帝国的北方之壁,在罗斯迪亚与安德利亚的战争中总是首当其冲,却能多年来屹立不倒,绝不是什么善茬。由于军事专制传统,罗斯洛利安的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高素质,高执行力著称。
对于联军的战败,艾文并不感到奇怪。要知道,和罗斯洛利安骑士们常年作战的可是安德利亚王牌中的王牌——破晓骑士团和黄昏战法团。骁勇善战且铁血残忍的黑锋骑士团在安德利亚可是恶名昭著,广为人知。
曾有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