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节说道“都是那个叫苏秦的家伙,是他蛊惑六国国王。”
墨无杀做沉思状,说道“我觉得不仅仅是苏秦的原因。”
石正峰说道“苏秦的游说只是表面原因,实际原因是,秦国改革变法,宣扬自由平等,触犯了六国贵族的利益。为了稳固自己的特权,保住自己的利益,六国对秦国是恨得咬牙切齿,必欲秦国而后快。”
石正峰在秦国发起的改革变法,是一场自由风暴,由秦国向山东六国扩散。自由的气息飘到了山东六国,六国国王和权贵们是诚惶诚恐。
老百姓自由了,与权贵们平等了,权贵们还怎么作威作福?还怎么像对待牲口一样压榨老百姓?
六国国王和权贵们享受了几百、几千年的特权,如今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他们怎么能不恨?恨秦国恨得牙根直痒痒,晚上睡觉做梦,都梦见吃赢彦良、石正峰的肉,喝赢彦良、石正峰的血。
苏秦就是抓住了六国国王、权贵们的这个心理,才采取合纵之计,把六国联合起来,共同讨伐秦国。
六国联军二十万人,浩浩荡荡,地动山摇一般,来到了函谷关外。函谷关是秦国东边最重要的关隘,只要攻破了函谷关,秦国就是一马平川,任由六国联军蹂躏了。
六国联军在函谷关外安营扎寨,到处都是白色的帐篷,连绵不绝,从关门外一直延伸到天际,人喊马嘶,沸反盈天。
二十万人,一人放个屁,那就是响起震天雷,一人吐口唾沫,那就汇成了河,华夏大陆有史以来,还没有人动用过如此大规模的军队。作为这支二十万大军的组织者,苏秦意气风发,无限风光。
如今的苏秦,与回家时那个狼狈汉子相比,判若两人。苏秦披着一件猩红披风,骑着一匹大白马,带着一大群护卫,到各国的营地里巡视。
不管是燕齐楚的官兵,还是赵魏韩的官兵,见了苏秦,都要毕恭毕敬,叫一声“丞相。”
苏秦采取合纵之计,组织起了六国联军之后,六国国王都任命他为丞相,他身佩六国相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苏秦觉得,什么伊尹、姜子牙这些古之名臣,与自己相比,都要黯然失色。
他苏秦要做的是,永载史册的千秋伟业,是后人无法超越的丰功伟绩!
赢彦良得知苏秦组织了二十万的六国联军,逼近函谷关,顿时惊得手脚冰凉。赢彦良万万没想到,自己刚刚登上王位不久,就遭遇到了秦国建国数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危机。
赢彦良调整了一下情绪,心想,自己是秦国的王,是千万臣民的主心骨,不能乱,不能乱,绝对不能乱。
赢彦良把群臣召集到大殿,商议对策,群臣分成了两派,以犀首、张仪为代表的文臣,主张与六国议和,以黄景升为代表的武将,主张与六国血战到底。
赢彦良觉得,战,秦国没有必胜的把握,议和是上策,先探探六国的口风。
张仪说自己是苏秦的师弟,自己给苏秦写一封书信,打打感情牌,或许能说动苏秦。
赢彦良同意了,叫张仪立刻写信。仆役拿来了笔墨纸砚,张仪在大殿里写了一封信,派人东去,出函谷关交给苏秦。
苏秦接到了张仪的书信,看完之后哈哈大笑,告诉亲兵,“通知下去,升帐议事。”
苏秦一身戎装,大马金刀地来到了中军大帐,过了一会儿,六国的将军们都赶来了,在苏秦的左右两侧,坐成两排。
几个士兵押着一个人进了中军大帐,按着这个人跪在地上,这个人就是给张仪送信的信使。
苏秦笑呵呵地看着六国的将军们,说道“诸位,我招你们来是想告诉你们一件事,秦国有人给我写了一封信,这写信的人是秦国的御史大夫张仪。”
六国的将军们都感到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