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同学都齐刷刷伸出了左脚,唯独钱钟书是个异类,伸出了右脚。
而当大家都伸出右脚的时候,他又伸出了左脚。
这事,惹得同学哄堂大笑。
别看钱钟书写出了家喻户晓的《围城》等名著,他那句关于婚姻的论述:
“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而围城外的人,想要进来。”曾经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但就是这样一个文学上的旷世奇才,数学成绩却糟糕得出奇。
传说,钱钟书高考数学成绩,只有15分。
15分啊,是什么概念,估计一个小学生,考试最低数学分,也不只15分吧。
“不得不承认,术业有专攻,人各有所长。估计钱钟书的所长,都一股脑儿集中到他的文学造诣上了。”陈新不得不服,口服心也服。
“唉,我数学成绩,也一直一塌糊涂,虽说不至于只有15分,但也好不到哪儿去。莫非,我这聪明劲,也都集中到文学素养上了?”
陈新一边看书,一边自嘲自己的数学成绩,一边幻想着,自己也能像钱钟书,在文学道路上,作出一番成绩。
杨绛还写道,钱钟书是个生活自理能力极其差的人。
有一次,杨绛出差,钱钟书一个人在家,就连煮个饭,该放多少米多少水,都不知道。还是杨绛在电话里指导着,才勉强做出了一锅饭,而且,还是焦糊焦糊的。
但是,不管数学有多差,也不管生活自理能力多不行。
夫妻两个,却伉俪情深,始终像油和瓶子一样,彼此离不开。
杨绛说,她给钱钟书写过一封信,信里只有一个字:怂。
而钱钟书回信,也只有一个字:你。
事实上,杨绛想问,钱钟书心里,有几个人?
而钱钟书的回答是,心里只有你。
这封信,被誉为,世界上最短的情书。
也应该,算作最浪漫的情书了吧。
你懂得我,我懂得你;
你爱我,正好,我也爱你;
这应该,就是世间,最美好的爱情的样子吧。
“我什么时候,能找到像钱钟书这样的一个搭档呢?”
陈新羡慕之余,又对另一半,生出了许多期待。
正在边看书,边千思万想,“叮铃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陈新的阅读和思绪。
“陈新,找我什么事,刚才一直在开会,手机静音?”
电话一拿起来,陈材的声音就窜进了耳朵。
“你们几个,不是让我带爸妈去医院体检吗?老两口倔得很,舍不得花钱,坚决不去,比还坚决。我可没辙,只能你出马了。”
陈新将责任一把推给陈材,等他江湖救急。
“你让爸妈过来接电话吧。”陈材一向说话简明扼要,估计多年机关写稿,练出来的把式。
“爸,妈,您宝贝儿子来电话了,喊你们过来接呢。”
陈新揶揄着老两口,嘴里小声嘟囔,“儿子,就是他们的心尖尖,也才是陈家传宗接代的嫡系。我们这些女儿,都是附带赠送。”
陈巍然和李娟本来在厨房忙碌,赶紧三两步小跑过来,生怕儿子等着急,电话给挂了。
“爸,让您和我妈去医院全面做个体检,是我们四个兄弟姐妹商量的结果。而且,以后每年,都安排做个全面体检。这体检,花钱不多,但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体检没问题,你们安心,我们放心;二个是万一有问题,也好及时对症治疗。爸,妈,您说家里就您两个老人,我们几个都不在身边,心里总是不宽心。所以,爸,妈,为了让我们在外工作定心,儿子请求您,让陈新带着,去把这个体检,赶紧做了。”
说到最后,陈材几乎用了乞求的语气,声音有点哽咽。
“儿子,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