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人越活越糊涂,也有人老成精的。
能在战乱期间把七个儿女拉扯大,避开许多危机的李老头目不识丁,但他却绝对不是一般人。
大人物有他们的道,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路。
相比起老伴急匆匆地掀开帘子出门,李老头听到门外车响,稳如泰山,盘腿坐着炕上听着孙子孙女们嬉闹。
昨天腊八,儿子们不是加班,就是离得远,又不是啥大节日,就连今天来看望他们老俩口的女儿都被他赶回去。
倒是留下一堆的孙子外孙。
马六屯到公社的距离,油门一踩真没多远,远的是人与人的距离。
瓦罐被关欢喜抱着怀里还带着余温,一进屋她先递给婆婆,“娘,我三哥给的。”
“你这孩子。”李老太眉开眼笑地埋怨道,“咋又拿你哥家东西啊?孩子没闹着要回来吧?”
关欢喜笑着摇摇头。
李老太也不是真等着儿媳妇回话,见瓦罐还热着,她转身进里屋放到炕桌上,还没等她放好。
坐在炕桌边的李长乐眼疾手快地挪过瓦罐,一掀开盖子,炖鸡的香味扑鼻而来,吓得他连忙盖上。
这一看就是关家舅舅给两个小外甥带的。
他还没脸抢屁大点点弟妹的鸡腿,可等他看向空手进屋的李铁军,“不对啊,小丫头就没给我捎点东西?”
李铁军一脸淡定,“你多大了,还惦记着吃的,寒颤不?”说着他立即换话题,“爹,你们都吃了没?”
“吃了,还好吧?”
“都很好。”
李铁军拿下帽子,刚把脱下的大衣递给下炕的李长乐,这小子居然管自己跑了,他失笑地摇摇头。
李长乐这一走,剩下的几个小的相视一眼,紧跟其后离开。他们兄弟姐妹们之间就九哥(九弟)鼻子最灵。
不说李长乐直接去找他老婶关欢喜要东西,兄弟姐妹们之间如何嬉闹。
就说这东屋里面,小辈们都离开去了堂屋,李老头就拍了拍炕面,示意老儿子快上来暖暖脚。
要说当司机有何不说。
那就是他老儿子一到冬天这腿啊,实在遭罪,如今年纪轻轻很好,就怕老了跟大儿子一样得老寒腿。
“爹,你就不问问我啊?”
李老头失笑地展开了满脸褶子,“有啥好问,哪家没点事儿。”而且他老儿子又不是吃亏的主。
也就是老伴想多了。
“知道你儿子在孩子他三舅家吃的是啥不?”
“不想!”
“喝得呢?”
李老头这下子可装不下去了,砸了砸嘴,“你大哥给我捎了瓶酒,你娘不让喝,说得等过年。”
李铁军畅笑出声,趴在他耳边,“我抢了孩子三舅大半坛酒,咋地也有六七斤,藏在我屋里呢。”
李老头笑着直点头,“他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别小看了人,说不好啥时还得人家拉你一把。”
“爹,不会吧?”
李老头瞥了眼老儿子,“日子还长着,你瞅着呗。”
要说三舅子自从分家后日子是越过越好,李铁军信,但要自己需要人家拉一把,他是绝对不信。
三舅子最多就是搬到省城,那又咋样?无非是在火车站上班,自己一不缺钱,二不缺工作。
但他知道他爹,就连他大哥都一大把年纪的人,还不是遇上个啥为难的事跑回来找老爹商量?
不管老儿子如何央求,李老头就是不说。他都快要一脚踏进棺材瓢子的人了,还能护住老儿子几年?
凡事还得靠他自个去琢磨,要不然天下好姑娘多得是,他老儿子又不残,他干啥答应娶个乡下姑娘?
还真以为娶个农村儿媳妇是方便他和老伴养老?开玩笑。
没听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