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就是试探出他们的耐心底线,在底线之上尽可能为自己赚取利润。”
“……”张晓颖深吸一口气,显然在强撑着不发火,与此同时却也皱起眉头仔细思考起来。
几分钟后,“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风险很高,按照我的思路运营,我们能在极短时间内从众多门户网站中脱颖而出,抢先占领市场,拓展公司规模,然后,准备上市,这才是最好的渠道,上市之后,几个亿的广告费算什么?”
“上市肯定要上,但是,就算上市,人家看的也是你的盈利能力,尤其是持续盈利能力,我们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上市也只是而不是终点,我们上市的目的也不是捞钱就走,而是利用股市里的巨额资金发展壮大我们的规模,所以,几个亿的广告费是不多,但却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一点盈利能力都没有,股民们和股东们凭什么买我们的股票?”
徐杨这话,相当直白。
再没有比这更直白的话了,把那些生意人最最真实的想法一针见血的说了出来。
听起来可能有点不太厚道。
但这就是现实。
但凡是一家想要活下去并且活的更好的企业,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挖掘自身的盈利点。
那些有钱都不要的公司,要么是慈善机构,要么有更大的图谋。
不信仔细数数,二十年后那些活的很好的大企业大公司,尤其是网络公司,哪家放弃了广告费?
就算那个后浪站,在上市之后不也一样厚着脸皮恰烂钱?
至于某易某企鹅就不用说了,一开始就没手软过,光明正大的从用户手里捞钱,不放过哪怕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盈利点。
但是口碑呢?
自始至终都在可劲儿割韭菜的某企鹅或者某易虽然也屡次被人口诛笔伐,但是跟刚开始全部免费做大之后才开始收费的某破站相比,也没差到哪儿去,相反,某破站钱没赚到,口碑也丢了,为了寻找盈利点,被骂的跟啥一样,到徐杨穿越的时候,还没缓过劲儿来,依然在走烧钱拉用户的路子,盈利之日遥不可及。
所以,在徐杨看来,除非是真的没办法,只能用口碑换用户,那么可以不要广告,给用户一个最舒适的使用环境。
但现在才03年初,门户网站竞争虽然激烈,但蛋糕非常大,每天都有无数新用户涌入互联网,根本不需要做那么极端的取舍。
而且从一开始就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跟收费服务一样,要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等到大环境成熟之后,只要费用稍微良心一些,就能实现名利双收,钱,赚了,口碑,也有。
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要让用户从一开始就习惯被割韭菜。
听起来不好听,但任何一家想做大做长久的企业,都是这么干的。
所以旭阳的态度更坚决,在广告这块一点也不放松。
将持到最后,张晓颖甚至排起了桌子,“我是公司的总经理——”
“但我才是老板,”徐杨皱起眉头“张晓颖,经营理念有分歧是正常的,但不要动不动就拍桌子摆架子,更不要想着撂挑子,丑话说在明面上,我不吃那一套,另外,这家公司的最终话语权在我这儿,当分歧无法达成一致的之后,只有我也只能是我说了算,如果你接受不了,咱们好聚好散,明白?”
“过河拆桥?”张晓颖又气又恼。
“任何一家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人员往来都会比传统企业频繁的多,尤其是高管,原因有俩,一,高管入职得到锻炼之后想要自立门户,这很正常,二,就是经营理念有分歧,能成为互联网企业高管的人,一般都不太喜欢随大流,跟老板有分歧也很正常,所以,你要适应这种常态,更不要拿情怀和情义来束缚员工的流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跟过河拆桥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