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鑫盾的手续和资质都没问题,也没打算跟其他同行抢生意,只接他自己的活儿而已,所以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官面上的和同行间的阻碍都没有。
聊完鑫盾安保的事儿。
徐杨把头扭向张志强。
这个年过半百的老技术工人像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坐在柔软宽大的沙发上,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但在场的没有人会小看他笑话他。
因为现在的弘越服装厂是徐杨所有产业中除了羚羊科技外盈利自强的那个,更是规模最大的那个,在张志强的主持下,弘越服装厂的第二家工厂已经完成了全部基建工作,正在安装调试设备。
不但如此,那些设备基本上都是从国内选的配件,运回来后由张志强带领技术攻关小组自个儿组装起来的。
这一下子,就给厂子节省了上百万甚至更多的费用。
因为之前的设备都是进口的,而且进口的是成品。
除了价格外,还需要给外方的技术人员工资、补贴、食宿等等,最后还得送点土特产。
但直接从国内购买零部件,自行组装,这价格一下子就下来了。
降了好多。
毕竟这玩意儿都不是什么高科技。
用张志强的话来讲,这就是一堆大号的缝纫机。
得到徐杨的批准后,张志强直接从厂子里挑了一批熟悉流程的普工,组建了一支技术攻关小组,从生产的每个环节开始入手,自己设计自己组装自己调配,硬是在三个月内搞出一条优化过后的流水线。
不但降低了设备的采购费用,还提升了生产效率。
这样徐杨非常开心,前几天刚刚给张志强的技术攻关小组发了五十万奖金。
五十万在二十年后也不算少。
何况现在。
张志强一个人就拿到了八万块,剩下的那些个从普工中挑选出来的“技术员”,最多的拿到了十二万,做少的也拿到了两万块,按劳分配。
拿到十二万的那个小姑娘,是个农村来的初中毕业小妹儿,但脑子灵活,在干活儿的时候就提出不少好点子,比如说只是把前后两组工人的工序调换一下,就能节省不少时间之类,是厂子里有名的大聪明。
然后,在技术攻关小组中,小姑娘重新设计的工序流程直接缩短百分之十左右的耗时,减少了很多无畏的流程。
现在,那小姑娘已经是技术攻关小组的小组长了。
而且按照张志强的说法,准备重点培养那个叫张慧芳的小姑娘。
徐杨当然不会特别在意这么个小姑娘。
但还是提醒张志强,可以立个典型,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其实在流水线上的普工中,有很多人才,也能诞生很多有意思的创意,但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让他们羞于开口或者开口也得不到重视,时间一长就埋没了。
徐杨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人大胆开口,多看多想做做创新。
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改动,只要对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提升,那就值得提倡。
甚至哪怕是可以提升工作的舒适度,也是可以的。
实践出真知。
徐杨永远不会小看那些常年工作在实践第一现场的普通工人。
据他所知,国内有好多专利,就是最普通的一线工人发明和申请的。
也就是他不太方便直接插手工厂的管理,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和心思,不然的话,一定会成为新闻中勇于创新的模范厂长。
不过张志强做的也不不错。
慢慢来,会好起来的。
徐杨把张志强夸了一顿之后,对陶蕊杨道“生产方面我不担心,但销售这块,你多费点心思,嗯,可以和岳贝贝多联系联系感情,争取早点打通龙城的销售渠道。”
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