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六十多点。
宽二十五左右。
周欣欣老爸在一旁解释道“轴杆是新配的,连裱衬也都是后来找高手重做的,不然的话,根本没法收藏,毕竟是一千年的东西了,唯一没动的就是这一层画。”
徐杨点头。
他当然能看明白这点。
只是这样一来,这画的市场价可就要打个折扣。
在商业层面来讲,人们还是更喜欢没有修补过的老东西,古字画的话最好是原装老裱,因为这样才显得有年代感。
现在这么换了新的轴杆和裱衬,看上去就是一幅新画,不是专业人士根本看不懂。
毕竟知道夏圭这个名字的人都没有多少。
懂鉴定和鉴赏夏圭的画的就更少了。
这种情况下,这画的商业价值肯定要大打折扣,对半砍都是正常的,狠点的只出三分之一的价。
不过这画是真的好。
技法非常纯熟,尤其是夏圭善用的刮铁皴,用的可以说是炉火纯青,把夏圭的特点呈现的淋漓尽致。
一幅简单的山居图,图上墨色并不多,但硬是通过“破墨法”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感,刻画出了一种风雨欲来的凝重感,偏偏又利用大片的留白,在这凝重的氛围中点染了些许的轻松和自在。
有一种“闲坐山居观风雨”的情趣。
在山雨欲来的大氛围中讲述了闲居山野的悠然自得。
这技法。
这构思。
这意境。
真的无可挑剔。
绝对是夏圭巅峰时期的作品。
从落款上看,也确实如此。
说起来,夏圭的字也是一绝,虽然无法跟赵孟頫等书法大家相提并论,但也自有风趣。
总体上讲,徐杨非常满意。
或者说,非常喜欢。
这是他重生前就一直想拥有的宝贝。
身为小夏圭,手里要是没有一幅夏圭的真迹,如何服众?
但,还是那个问题,这画的市场价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