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悠起,一阵萧笛声从弥漫在山谷之中,山水秀丽,绿木佳茵,还有一座偌大的瀑布冲刷着底下的山石,这景色应只有欲阳城颇为有名的鼓山上方可见到。
一位老者在一座茅草屋后面埋了一坨厚实地坟墓,找来了一块轻巧竹板,仔细的借着阳光在上面雕刻着“萧峰之墓,北宋十六年” 离北宋十六年早已过去了数十年,只不过这个年份是他们当年一起参军的日子。
随后便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走进了茅屋,瞟了一眼被白布包扎全身的少年,眼中依然略有些失意,“这是我今天早上去山上采摘的秋葵草,不能解毒,但可以防止扩散,你可不能死啊,臭小子。” 老者叹笑一声,随后又走出茅草屋,取下火柴上的油锅,舀了一碗紫菜汤,便转身走向茅草屋内放在了竹桌旁,老者也力不从心的坐在古藤椅上,总算歇了口气,“我到底想不通,你为什么能和他打起来,这个问题我留到你醒来后告诉我,这碗紫菜汤我先替你尝尝味道。” 说完便端起来一饮而下,张嘴喝了几口后,又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座房子是我以前练功的时候自己搭建,却不曾想这时候有了用处,你身上的毒我也没有办法解,不只是要用内力,而且需要用药引子逼毒,若是你命硬就活了下来,运气不好也就升了天,过了响午时分我就去找人给你解,但你一定要撑住!可别让我到时候花费心思救了一个死人。” 说完便闭起了眼睛感受周围的天地灵气,冥想起来,只听得见周围鸟语鸣叫,便就生疏的掏出笛子,萧瑟地吹响起来。
便也就响起了流传世间风俗的曲子,《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彻响在山谷间……
正值饷午时分,待到城东边过了那满是尼姑家的东风道观,就是大名鼎鼎的“尹药堂” 甭管多远的路,快要死的人,还是疑难杂症,在这里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要提尹文师尹老先生,那便就不得不提尹药堂,尤其是他们家祖传十五代的独家秘方,传说让死人都能给医活喽。
“野老先生,不用客气,你和我的父亲都以相识多年,有什么忙您尽管提,我小生能帮的就帮。” 说话的正是尹文师,他一手沏茶一手示意着野爷坐下,可是野爷心急如焚哪里坐的下,耽误了一时,便是宋辞离死又近了一步,皱着眉头,在尹文师面前晃悠来晃悠去,始终静不下,“这样吧,你先忙完药堂里的事,再随我一同救人!” 野爷不感良心,愧怍的说道。
尹文师摆摆手,“堂里的事有下人打杂,不碍事的,若是救人要紧的话,我们就走吧。” 看到野爷如此放心不下,想必也是心腹,不敢耽误。
野爷顿了一会,探试着问道:“要不……真没事?”
“没事!” 尹文师点点头。
“那你快收拾收拾,同我一起。” 听后才放心的拽着他的手离开药堂,“野老,我还没有收拾工具呢,稍等我一会。” 便转身走进了屋子。
野爷早已备好了车马在门外,等到尹文师踏上马车之后便亲自屈驾往鼓山走去……
尹文师岁龄大概在三十左右,容貌面清目秀,让人印象最深的那就是一点他那深邃的眼睛,总感觉很是佳丽,一双丹凤眼,一对柳叶眉,还有那樱桃似的小嘴,苗人的鹰钩鼻,身修足有八尺左右,这就是行医救人的风范。
踏入茅草房的那一刻,脸色便起了异样,“这就是你所救的那个人?”尹文师硬咽着说了一句,脸色非常难看。
野爷感到不对劲,疑惑问道:“有什么问题吗?还是他的病有些难治。”
尹文师转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