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来潇湘馆见黛玉,不敢多停留,她说“我今天才进,先来看林姑娘,诗晚上慢慢想着做,还要去找一下袭人。”
香菱辞了黛玉出去,她本想去怡红院找袭人,忽然想起她在黛玉这里玩,回去宝姑娘一定要盘问的,如实说怕她受用,自己难做,因此没了诗性,她想悄悄回房间去做针线,这样大家无事。
香菱回到蘅芜院正准备进屋,却见草窠里有一个红红的东西,她忙过去拾了,竟是一个绣春囊。她知是臻儿的东西,吓得心扑通扑通地跳,见左右无人忙掩在袖子里。
香菱进了蘅芜院,宝钗刚刚喝完药,正在厅里坐着,见香菱进来笑说“大清早的,你去哪里了?”
香菱说“去了林姑娘那里,她刚起来正在洗漱,人懒懒的,我便回来了”
宝钗想林姑娘也累着了,香菱这句懒懒的遂了她的心,便不再盘问,笑说“你下午再找她玩吧,或者就有精神了。”
宝钗站起来扶了莺儿的手,她又说“我也去院子里走走,透透气。”
香菱的心又扑通扑通地跳起来,她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先回来,这个东西要是被宝姑娘拾了,事情就大了。
香菱回到自己房间,臻儿正吃点心呢。香菱沉下脸说“你怎么把这个东西带来了?带出来也罢,为什么不好好藏着?明晃晃地掉在草窠里,如果被姑娘看见你还要脸不要?”
臻儿见了,羞红了脸,她说“大爷给的,我只好收着,想是昨天晾衣尚时掉的。”
香菱生气地说“这个东西也能混放,你要小心,大爷没在家,出了事没人护着你。”
臻儿忙说“好姐姐,我错了,还我吧,我一定好好收着,如果这个东西没了,大爷回来问我,我怎么说呢?”
香菱想想也无法,便把东西还了臻儿,叮嘱她好好收着,不许再拿出来。
宝钗和莺儿在院子里走动,她因旧病没犯,又听香菱说黛玉懒懒的,心里有了兴致,亲自动手把常青藤上的几片枯萎的叶子摘下了,她说“这样看起来更苍翠了,显得有生气。”
莺儿忙点头称是。
宝钗说“她有半亩田,我们也把这个院子改改样子,给宝玉看看。”
莺儿心想,这不是东施效颦吗,她深知宝钗为人,自认博学多才,高于众人,只有自己教育别人的,那有别人教育她的?因此忙又点头称是。
宝钗并不理会莺儿怎么想,她慢慢的在院子里踱着步子,思索怎么改造蘅芜院。
这蘅芜苑也是大观园的一处尚好的所在,当日是几个园林高手精心设计出来的,宝钗在院子里转悠了好一阵子,竟然没有想出可改之处。
她叹了口气,对莺儿说“当初修建这院子的人真是用心良苦,我想了这么半天,竟然无可增减。更何况这不是咱们家里,不好过分改造,还是算了吧。”
莺儿忙说“姑娘说的极是,我们是客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宝钗笑说“你这鬼丫头,早就这么想了,为什么不提醒我?”
莺儿说“姑娘聪慧,自己会想到的,我是想着多陪姑娘走一会,对身体好。”
宝钗被她感动了,说道“我这身边就你一个可靠的人,从今后一定把你当妹妹看待,昨天实在是我心情不好,你别放在心上。”
莺儿眼圈一红,轻轻地低下头。
宝钗笑说“好啦,别弄出这委屈样了,我更自责了。这会子有点冷了,我们进屋去吧。”
宝钗说完拉着莺儿的手,两人亲热地向屋里走去。
柳如眉此时正飞来蘅芜院闲逛,她听见宝钗和莺儿的对话,心里想这宝姑娘倒也不是什么恶人,她若能知难而退,不在黛玉和宝玉之间搅合,自己也不难为她。
宝钗和莺儿刚要进屋,宝钗一扭头看见了柳如眉。
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