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蘅知道祖母行事谨慎,从这些年都鲜少与太妃联络就能看得出来。
她想了想,便安慰老人家道:“祖母您放心,我也不会天天来的,就隔三差五,来的话也不会很高调,若是有人问,我只说是应了太妃的吩咐,让我时常来看看您老人家,陪着您说说话。”
“而且靖州毕竟是牧家在主事,按理说也不会有什么外人能掀起什么波浪来的。”
庄老太太听了,沉思了片刻,便也应下了,只又叮嘱了洛蘅几遍要她小心行事,莫要透露了自己的身世之类的话,说完又叹了口气,只道:“牧家这些年来对我们帮助良多,以后也不知该如何才能报答他们了。”
洛蘅听了,便紧握了握祖母的手心,注视着她,道:“您放心,牧家对我们的恩情,孙女一定会铭记在心的。”
庄老太太这才点了点头。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洛蘅突然想起了刚才她们过来时,来给她们应门的那位姑娘,便提起了她,问庄老太太道:“祖母,不知那位暮卿姑娘是……”
庄老太太听了,哦了一声,叹气道:“她姓沈,名暮卿,也是个可怜人呐。”
“她十岁那年,跪在街头卖身葬母,我正好路过,一眼见了她,不知为何,心里忽然就想起了你,于是就花了点银子帮她安葬了母亲,本就没打算让她为奴为婢,可见她小小年纪,父母双亡,家无恒产,也没个亲戚投奔,就把她带回了家,让她有个能落脚的地方。”
“她却一来就把自己当个丫鬟看待,跪在我面前,说我帮了她,就要服侍我一辈子,我见她小小年纪,性情坚毅,又这般可怜见地,就想着不如认做个干孙女吧,于是我就让她也唤我祖母。”
“初时她还不敢,后来见我果真待她不错,就不仅天天祖母祖母地唤我,而且为人勤快,手脚麻利,把个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尤其是后来我腿脚不利索了,家里就更多亏了她了。”
“说来她今年也有十八了,前几年我就想给她说个好人家,可她不愿,说我要把她嫁出去,她就能绞了头发当姑子去,她说当年来了我家的第一天,说要照顾我一辈子,那就要照顾我一辈子。”
“可这女孩子,不嫁人怎么能行呢,等错过了这好年华,那是后悔都来不及的啊。可不管我好说歹说,她就是不嫁,我们俩啊,为了这个事情足足僵持了一年多,最后我还是拗不过她,只得随她去了。”
“只等着她什么时候想通了。好在啊,她模样好,性子好,人又能干,想想就算是再过两年,年纪再大些,仔细找找,应也能嫁个不错的人。”
洛蘅听了祖母的这一番话,又看着她脸上的神色,想着祖母定然是很喜欢这位暮卿姑娘的,又想着自己这么多年也没在祖母身边,也确实是多亏了有这位姑娘了。
如此一想,她便道:“那我是得好好与这位暮卿姑娘道个谢,这么多年,多亏了她在您跟前尽孝了,若不然,两个哥哥常年在军中,我又不在您的身边,您一个人,这日子得多寂寞难过啊。”
庄老太太点了点头,赞同道:“她确实是个好孩子。”
说完,她略一思索,又道:“你的事,我会找个机会与她说明的,之前没与她说,也是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们能见到,说了也没什么必要,如今却是不同了。”
洛蘅点了点头,又听祖母这个意思,她老人家应该是根本就不知道她会跟着寿阳一起过来靖州的事情吧?
想也是,祖母她行事如此谨慎小心,恐怕就算是她心里再想念她,也是不肯让她走这一趟的,所以这定然是两个哥哥的主意。
只是她出发之前也不好给他二人送信,想着只要自己人来了这靖州,还愁见不到面吗?如今恐怕得想个法子给他们递信了。
洛蘅自然不会把这些都告诉祖母,又考虑到柳嬷嬷还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