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1.147 双食君俸(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少年时,楼桑不过是同宗聚集的村落。时下,书“邨”。“今俗作村。”

后世的“屯”,或便来源于“邨”字。

所谓“万事开头难”。刘备增筑扩建楼桑村时,凡事需亲力亲为。记得改造老宅,时囊中羞涩,用别家修墓剩下的汉砖,铺满前院。待铺砖毕,匠人见大块平整砖面,一时手痒,雕了个二龙戏珠。

门上铜钉亦是如此。起因便是三墩翻翻拣拣,找了许多祖上不用的青铜旧器,一不小心,熔铸了太多的门钉。

工匠也是实诚人。那就……钉吧。后来贼人入村,刀砍不入,火烧不起。正因门钉密集。

刘备祖宅中的一切便利,皆被发扬光大。先是楼桑村,再有楼桑邑,而后是郦城、督亢、临乡城……并六县为国,又增至十一县。远至西域、陇右,皆源于刘备的那栋祖宅。

在保持工艺传承的同时,工匠们亦因地制宜,多有创新。无论是结合陇右板屋创造的悬楼,还是为西域各国一体筑就的王城,皆充满了鲜明的地域特征。

西域多厚墙粗木,喜赤墙壁画。皆是取暖。墙厚可保暖,赤墙亦是暖色。陇右群山绵延,地势起伏。为平衡住宅与耕地,栈道悬楼,应运而生。

至于两面坡顶是陡是缓,也与当地气候紧密相连。坡顶越陡,水流越快,不易积雪。坡顶越平,越利于采光保暖。还便于腌制晾晒。

终归是,天人合一,物尽其用。

黄巾乱后,群盗蜂起。比起矛盾积压二百年,如火山爆发般席卷中原的黄巾大乱,宣泄了大部分力量和仇恨的余贼,已不复先前声势。半死不活,苟延残喘。躲进深山密林,熬过寒冬酷暑。待积聚足够的气力再出山抄掠一番。不等官兵杀到,便又一哄而散,避入老寨。

失去了义理支撑的贼众,已劣化成“人人喊打”的流寇蟊贼。难称大义。

蓟国血洗后的黑山贼,大小别帅三十有九,被黄忠单人击杀。可谓灭顶之灾。整个组织险被摧毁。万幸还有张燕等人死里逃生,避入朝歌县鹿场山,苍岩谷中。

鹿场山,因山势绵延,山道崎岖难行,又称鹿肠山。传言,于毒便是朝歌人。随黄巾起事时,便领人屯驻朝歌西部山区,自沧水北岸青岩山(云梦山)至淇水南岸青岩壁(青岩绝),南北五十里群山,广筑营堡烽燧。皆屯有黑山兵马。

现如今。草创的黑山大营,立在苍岩谷中,卧虎岭上。大营三面临崖,只有南面谷口可通山砦。张燕等余贼入驻后,又在岭上起砦墙四面,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名臣虞诩曾言“朝歌者,韩、魏之郊,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百里,而青、冀之人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城皋,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

换言之,朝歌乃战略要地。其背靠太行,东临大河,离帝国重要粮仓之一的敖仓,不过百里之遥。可“断天下右臂”。正因位置重要,又临敖仓,河北、河南灾民,多聚朝歌就食。古往今来,时有流寇盘踞。屡禁不止。

虞诩又言“兵法弱不攻强,走不逐飞,自然之势也。”

新任冀州刺史,八厨之王芬。以剿灭黑山为由,上报朝堂,广募义勇。又请大将军何军,调派轻车将军曹操,重入黎阳大营。协同剿匪。

黎阳营随曹操南征北战,多立功勋。营军人数亦增至五千余众。除去本部人马,李氏父子,乐进、朱灵所部,皆并入黎阳营中。

出入皆是亲随。孟德再无需时刻提心吊胆,夜不能寐。稍有风吹草动,便拔刀喝问了。

奈何营士,名额有限。帝国不养余人。营中有两千兵马,需曹操自己来养。俸禄显然不够。所幸从蓟国赊来足够粮饷。再加向亲友豪强募集,勉强支撑。

乱世将起。手握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