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时他的拳头也是隐隐作痛,预计发出第二拳后就不行了。
“这样用的话会很费手的”他心想。
这是他用碎石拳打出来的,碎石拳给他的意外是,因为其功法锻炼的肌肉部位最适合碎石拳的发挥,于是形成了目前这种震撼的粉碎性杀伤力。
他看了河边的另一块石头上留下的裂痕,碎石拳击打石头时,可以让半米见方的石头从拳心向外裂开,当然不会粉碎,比用刀带来的效果差了许多,他一刀六成力就能将其瞬间切成两半!
至于三路弹腿其实是踢人上中下三路的腿法,此功法对特定肌肉群的锻炼,影响最大的反而是他的速度,他目前可以达到时速近100k,百千米加速只需不到一秒的一个蹬腿,简直恐怖!
同时耐力惊人,百米和千米内都是这个速度,千米以上速度就要十分显著地下滑了。
至于三路弹腿的攻击力,从其力量看确实比碎石拳发力还要强,但却因为腿部较重,其击打速度远比不上拳头,击裂石头的程度较低,击打树木时倒还不错树木被击打部位并不碎裂,而是如同折断树枝一般的挤压式断裂。
环身刀法、鼎力拳和击木掌法的锻炼对他没有用,两本高等武学给全身肌肉带来的锻炼不是这三本低级武学能比的。
王苟发现即使高级武学里需要注意力集中于的肌肉只有一部分,但全身的肌肉都会同时提升,虽然注意力关注的那部分肌肉强度更强一些,这部分肌肉叠加起来使用对应技能也会强许多。
三本低级武学里面技巧性的防护和攻击手法倒是有些用处,习惯于前世分类思维,他便脑海自己搭建了一个技能分类框架,然后这些技能拆分后再填补进去,今后其它的技能书都能添加到这个技能分类里面。
他的技能分类与功法名字无关。而是以武器、攻击方向、连击数为原则分类的。今后所有技能都会并入其中,分类框架也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地改进。
以目前连击的分类方式,比如环身刀法被拆分后加进去的其中一个记录
用刀,方向左上(右手环身刀捞月式),第二连击可选2种。
第1种第二连击方向直向对面。如转身环身刀直刺式、转身左手碎石拳冲式、转身左手击木掌。
第2种第二连击方向左上。如三路弹腿上路式。
这个例子里第一式会带动身体左旋,因此接下来利用第一击留下来的力量增强第二击的威力,此即为连击。
除了连击分类,还有连招延迟时间,即各种不相干技能之间连起来使用时,中间需要的延迟时间等。
……
到了如今,王苟手中的银子也从初到若柳州时的二百六十多两变成了如今的三两,他的实力也到了难以提升的地步,因此他要搜集尽可能多和更高级的武学。
科学的前提在于实验带来的规律总结和应用,目前他没有足够的实验条件,这世界上已经验证可行的武学书籍,就是已经成功做过的实验!只不过目前看来还没有人作出更深的规律总结罢了。
另外关于目前自己的实力定位,他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捕头和年轻时的老馆主就是流传的那般厉害,那么自己目前的纯粹杀伤力绝不次于他们,而由于技能的归类和速度更高一筹,理论上自己估计比两者还要强!
关于其它此世界武学高手的层次划分,当初打听到谭捕头是入流了的高手,再加上碎石拳的注解中有一段说可击碎一尺半巨石即为初入二流,此武学巅峰可成二流巅峰强者。
因此王苟自己和年轻时的老馆长都是初入二流的高手,谭捕头和虎拳门门主估计是三流巅峰强者。
至于为什么没写二流巅峰可以击碎多大巨石就不知道了,唯一要还确认的一点就是他需要实战作为验证。
对此他已早有计划,明日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