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直升机所副所长,直重型直升机总师高明讲话。
高明激动地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天咱们的直重型直升机,迎来了大型复合材料旋翼的首制件交付,可以说这又让直的研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突破了一个重大的技术难题。咱们都知道,动力,传动和旋翼三个系统,是重型直升机研制中最难的三个系统。咱们能够这么快突然关键技术,试制出长达十四米的旋翼,这说明咱们的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直重型直升机的旋翼长度,是仅次于米26重型直升机的,大于ch53k的旋翼。我们可以看一下米26的旋翼,它的长度大概是十七米。米26直升机的旋翼,采用钛合金制造桨毂,桨叶有八片,是采用桨叶片数最多的单旋翼直升机,每一片桨叶由一根管状钢质桨叶大梁和26个玻璃钢翼型段件组成。段件内部用翼肋和加强构件加固,中间填以蜂窝填料,前缘有不可拆卸的钛合金防蚀条。”
“再看我们的直重型直升机桨叶,每一根长十四米,采用复合材料制造,比米26的桨叶更轻,使用寿命更长,所以我相信我们的直重型直升机,在总体性能方面,一定会比米26更为出色。”高明非常自信地道。
在座的领导和专家,都非常清楚米26直升机和ch53k种马王直升机,都是直的追赶目标。
米里设计局和西科斯基公司,也是直升机所要追的目标。早在六十年代,西科斯基的s64直升机,就成为了起飞重量超过二十吨的重型直升机。这款直升机号称空中吊车,还派生出好几个变种,包括后来的ch53系列重型直升机都是在这款重直的基础上产生的。
比如国陆军装备的ch54a起重直升机,还有ch54,以及s64民用起重直升机。
s64系列起重直升机,是非常特别的一款直升机,它不是把货物装进货舱,而是用吊运的方式,总体布局采用了单旋翼带尾桨布局,不可收放的前三点式高架起落架。
这种直升机旋翼有六片桨叶,用铝合金制成,机身设计很有意思,为便于运载大型货物,驾驶舱后部没有固定的货舱,而采用可拆卸的吊舱形式。
ch54a、s64旋翼直径达到二十二米,机长也有二十七米,正常起飞重量达到十七吨,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二十一吨。
速度和航程不是它的强项,它的强项是有效地减轻了自重,提高了运输重型装备的能力。
比如运输人员,这种直升机采用外挂吊舱的方式,在六十年代就创造了一次运送八十七名士兵和三名空勤人员的纪录。
有意思的是在安南战争中ch54执行过的另一项著名的任务就是投放重达6810千克的82炸弹。
在民用方面除了吊装输电线路的塔基外,还是一架非常厉害的灭火直升机。
老毛子当年看着国有了s64重型直升机,便在米六的基础上也开发了一款重型起重直升机,这就是米十。
米十起重直升机的关系,与s64和ch54和ch53有点相似。
由于米十发动机功率更大,单台功率就有四千多千瓦,所以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四十四吨,而其旋翼直升就达到了三十五米,可以说和米26重型直升机差不多了。
米26直升机就更不用说了,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五十六吨,军用型可容纳80名全副武装士兵。
最新的改进型米26重直,桨叶也将换为复合材料,并且单台发动机功率也提高到了一万千瓦,这样两台发动机加起来的功率就超过了直重型直升机三台发动机的总功率,不过要比单位功率,还是直更大。
领导们讲完话,交付流程便开始了。
昌飞公司作为旋翼的制造单位,将这一片长达十四米的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