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
所以,他谢迁最想做的是,还是秉持家训,著书渡人!
小皇帝安排他去重修永乐大典,录古今名篇,可以说正中下怀!
再没人比他更合适,或者说,再没人比谢氏的藏书更多!
他最近,无时不刻都在想着,谢氏家族分成的几支,各有不同藏书,怎么把旁支的藏书弄出来,又不至于让旁支反感……
甚至,他还想着旁支也有几个学问不错的老家伙,一直不肯出仕,干脆借着这个机会……也让人知晓,王谢堂前燕,终有一天谢在王之前!
不错,自从同意小皇帝著经释义之后,谢迁对此事愈发上心。
他和小皇帝一番畅谈,忽而就觉得找到了人生真谛!
他的人生,终于明白了目标!
最近,他几乎就没理会内阁之事,一有时间,就去忙人员大名单,安排锦衣卫去聘请;又或者,去督促工部,速速安排建筑。
于设计上,他更是提了诸多意见!
刚刚在御书房,大家愁眉苦脸想办法,只有他谢迁,一直看似面无表情,实际上却是眼神游离,在想自己的事情。
所以,大家这么一望他,谢迁干脆道:“孔闻韶触犯律法,侵吞良田,私售储备,种种恶事,合该处置,王鏊大人,你的意见呢?”
说完……他压根没有听王鏊意见的意思,继续入定,寻思该去哪里找书,又该把某人挖来京师干活了。
刘健、李东阳、王鏊一起傻眼。
王鏊是无所谓的!
他这个法家余孽,巴不得撸了衍圣公的爵位才好!
至于杀不杀头,反正小皇帝有言在先,以法家对于君王的态度,陛下说不杀,就不杀罢。
王鏊顺口就来:“陛下,臣请削衍圣公之爵,以儆效尤;若观之行辄有改,届时不妨归还。不过,臣建议对其加以限制,前车之鉴,可鉴后事!”
刘健、李东阳、杨廷和继续傻眼。
三个哥们,忽然就说不出话来。
好你个王鏊,你一句削爵,可知是动我儒家之根基,乱我名教声誉,你个法家余孽,果然不安好心!
杨廷和心直口快,此时他还年轻,也没锻炼出下半辈子的沉稳,忽然就动怒:“汉室奉祀君,宋时衍圣公,即便蒙元入主中原,也遵从教化,诸夏传统未失,衍圣公有大功也!”
“启禀陛下,切勿听王鏊一己之言,衍圣公之爵不可断绝。”
哪里知道,王鏊翻了个白眼,压根没有尊重几位内阁大臣的意思,接着就来:“尊匈奴,敬鲜卑,迎蒙古,亦乃大功?”
连谢迁都反应过来了!
卧槽,竟然有人挑衅名教,这还了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