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开场的5分钟,在不同的人眼中,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 普通的观众,看到了恢宏的星际战争场面,特效真实到可怕,3d效果相比《阿凡达》甚至更胜一筹。 在专业影迷的眼睛里,则是一个设计非常精心的长镜头,音画处理效果,以及设计非常精细、自成一体的外星文明细节。 而那些对电影其实不关心、仅仅关心顾松到底想说什么的人,则暂时还没看出什么东西来。 好在影片终于开始揭示一些他想表达的内容了。 第一个大段落,是主角开始不断看到这种“真实”的幻觉。他看到这支按人类语言应该称为“水母”的文明,实施了很壮烈的“卵种”计划,和“鹭牙”文明两败俱伤。 当然,两败俱伤是水母文明自己这么觉得。 而鹭牙文明,则觉得应该是已经把水母文明全灭了,拖着残破的舰队离开了。 他看到一艘艘被击碎的水母战舰内部,出现了一个个小舱球。 它们在鹭牙文明离开后的虚空中聚合到一起,然后舱壁融为某种液体,最后汇聚成了一个很大的圆球。 这颗大圆球,最终沉入到了附近一颗巨大气态行星的云层下。 这个过程,是主角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慢慢看到的。 他以为自己得了病。 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选择了一个自己认为科学的办法找心理医生。 因为和好朋友的倾诉,他的“幻觉”也被当做笑话传了出去。 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心理医生之间,和朋友之间,甚至和社会上的一些好事者、一些异能事件狂热者之间,发生了各种啼笑皆非的事情。 如果不是这个阶段里,仍然穿插了恢宏而瑰丽的水母文明太空画面,普通观众一度会以为这是个喜剧片。 而关心顾松这个作品本质的人,才会深思里面的场景和对话。 在第一个阶段的最后,一直似乎很耐心的心理医生终于忍不住爆笑起来。 “不好意思,我不该失态的,太不专业了。你真的看到,那颗大圆球里孕育了一个新的水母文明,他们在讨论,到地球来获取资源,建造舰队回到母星系?” 主角看到心理医生的神态,没有再配合他。 “你不信我。” 心理医生没再绷着了,也露出了似乎很无语的样子“我是心理医生。你来找我的原因,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出现了心理问题,你自己也不信啊。怎么你现在反而信了?” 主角的眼前再度出现了宇宙中的画面。 圆球从巨大气态行星的云层中升了起来,开始调整轨道,向87光年外的地球出发。 就在这种画面里,主角的脑海中也闪现过这一年来遭遇的各种嘲笑和质疑。他忽然坚定了起来“你说得没错,我相信了。我会想办法证明它的。” …… 在土星环的最外端,一颗不起眼的人造物,将它的大镜头对准了太阳系外的某个方向。 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月球轨道到达了这里。这个速度如果被地球上的航天人知道,只怕下巴都得掉下来。 先驱者1号花了四年半,旅行者1号花了三年两个月,卡西尼花了六年9个月。 而这颗人造物,却只花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到达了这里。它甚至在路上,等了后来发射的另一部分,实现对接组装。 它的质量,可并不小。 能够这么快达到土星轨道,只能说明它的推进系统,远比现在的要先进。 它已经在这里对准那艘名为燧石号的外星飞船轨道,拍摄了很长时间,寻找它存在的痕迹,观测它的样子。 按照顾松知道的信息,它应该早就已经在距离太阳系15光年的位置脱离曲率航行状态,开始减速了。 这是为了避免曲率航行的航迹出现得离太阳系太近。 但顾松的“深空之眼”想要拍到燧石号,一点都不简单。 哪怕知道它的轨道,也能大致推算到它的位置。但以光年为单位的距离、想要捕捉一个仅仅只靠推进系统在黑暗的深空中留下些光学图像、而且还在以亚光速飞行的宇宙飞船,谈何容易? “深空之眼”已经拍了几个月的时间,不断比对一些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