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卷 第二十九章 虚虚实实(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派出的先遣队伍,竟然就有五万之众。郑国原本并不想明面上和天子闹翻。但此时若要求胜、求嬴,郑伯就必须做出选择。一味地保持中立,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两边都得罪。

不知是否和申夫人的劝说有关,这次郑伯竟主动站在了无名一边。

郑国正式向周、晋联军宣战之后,虎牢关的形势就变得紧张起来。

因为直接面对敌国,周国的守关将士增加了值守人数,也加快了换岗频率。

所以,原打算蒙混过关的曹国军队此时只能暂时在关外落脚停步。

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再想要突袭洛邑,已是不太可能。当下之路,只有两条,进则强攻制邑,退则撤军曹地。

秋风萧萧,旌旗烈烈。无名站在制邑城外矮矮的土丘之上,望着虎牢关高高的城楼,喟然长叹。

出师未捷,便要铩羽而归,难道自己真的就不配取得胜利吗?

“五千人,太少了。强攻此城无异于以卵击石。哼,若是再给多我五千人,我便定要这大周边城烽烟起”无名自言自语道。他紧握着双拳,咬牙切齿,怨恨姬武无才、苍天不公。

正在此时,一个念头闯入他脑海里。随即,无名微微一笑,回了驻地。

回到驻地后,无名立刻召来了一名士兵,传令道“你且替我去趟郑都面见郑伯,就说咱们要借他五千兵马。”

“啊?”士兵有些惊讶,“将军,咱们这么空口白话地,借的来吗?”

只见无名洒脱笑道“别人借不来,我能借得来。记得,把此事的动静闹大些,尽量让郑宫内所有人都知道。明白吗?”

那士兵虽然仍是心有疑虑,但军令难违,便匆匆领命而去。

待那士兵走后,无名召集军队在土丘前列阵。

五千士兵,百乘车马。战车列阵于前,步兵纵队于后。无名站在队伍正前方,手挥长剑,传军令道“听我号令,昂首挺胸,拿出士气,咱们往虎牢关前走上一圈!”

“嗨!”

军令传下,车辚辚而动,人凛凛而行,五千兵马,竟拿出了搬山倒海的气势,往虎牢关城下行去。

有城外的人想要进去,就有城里人想要出来。

无名率领的五千兵马向虎牢关逼近的同时,千里外的晋国边城耿邑,周晋联军的先头部队刚想出城,却被一支队伍拦在了城下。

拦路的队伍同样是联军,来自郑和宋。

郑伯从没有想过再次和宋公联手,竟然又是为了对付周天子。

两个国家,两支队伍,加在一起,五万余人。

而周晋联军同样也有将近五万。

双方就这么在耿邑城下僵持了起来。

城墙是防卫利器,此刻却成了周晋联军展开队形的阻碍。五万多人在城门前根本难以列阵,只能憋屈地压缩在一起。

而对面的宋郑联军,却是早已严阵以待。

严密的包围,像是把从耿邑而出的周晋联军兜头罩进了一个大口袋。冲不散、撕不破、打不穿。

在数十次的失败尝试之后,想要出城的军队终于放弃了。数万人马,垂头丧气地又撤回了城内。

而郑宋联军却不退让,守着城门不远,扎下了营寨。他们紧密地盯着耿邑城门,随时准备上前,给露头的耿邑部队迎面痛击。

出城了回了城,进城的也当离城。

无名率领着曹国的五千兵马,走向虎牢关城楼时,雄赳赳、气昂昂。

那种骇人的威压让原本就紧绷着的制邑兵马更加紧张,城楼上瞬间架起了无数弓矢、戈矛。

城防队伍看着城下为数不多却气冲斗牛的曹国战事,心中瑟瑟,却仍然准备着拼死一战。

可就在城下兵马即将进入弓箭射程时,无名右手一抬,勒令众军止步。

这让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