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雪晴山色分遥碧,辉映江南北(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雪晴山色分遥碧,辉映江南北

书院的夫子经常考察诗文辩论,妙棠腹有诗书气自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妙香就多有应接不暇了,可怜兮兮求妙棠救场。一个个“好姐姐”叫得妙棠都不好意思了。

妙棠笑说“也就这时候记得我是你姐姐了。”

这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民间称为乞七节,又名女儿节。传说这天晚上,喜鹊成群结队飞向银河,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因此,女子们在七夕之夜祭祖织女,并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做“乞巧”。

吴地还有用茶杯盛鸳鸯水,置于庭院中,姑娘们各将小针投入,使针浮于水面,视水底针影,若成云龙花草状,为“得巧”,如椎似杵者为“拙兆”。

当夜,当地的世家女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穿针乞巧、弹奏琴箫,争先恐后欲拔得头筹。妙棠则不以为然,不愿意做这劳什子“纵然手工再巧,绣得再好,也都是些假花假草,有什么意思嘛。”

妙香道“那你成天也在画卷上临摹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呢,只准你画画,就不准人家绣花啦?真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妙棠嘟嘟嘴“画中自有意境,或如雨后山色之轻灵,或如雪霁天空之空蒙,或者小桥流水,或者山间田园,或者锦绣河山,这等景致大观岂是一方锦帕能够承载?”

神夫人方才正在院中看下人晾好丝绸。一出中堂正听到两个姐妹斗嘴,她挺着肚子走出来。虽身怀六甲,然肤白貌美,风韵不减,她笑道“你们两个不省心的姊妹,天天斗嘴。棠儿香儿你们也该多学些针线女红,调羹弄汤,将来去婆家才好立足,妙棠你也不给妹妹做个好榜样;香儿也总是这么调皮。”

吴安跑出来扮个鬼脸,一溜烟躲到母亲身后了。

妙棠道“还取笑我们呢,你近日可读书了?”

吴安回道“怎么没读书呀?前日里你教我的,我都读过了,熟记在心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妙棠努努嘴,“凑合过关吧。

吴安道“就准你过目不忘,一目十行?我也是博闻强记,不输旁人的。”

妙棠笑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行了吧。”

吴安听到夸赞心花怒放,又去找哥哥吴瑾瑜显摆去了。

妙棠嘟囔着答复母亲“娘亲,我不是在和您学着管理内院嘛,做饭绣花自有使女去做,我不喜欢做这些简单费时的事情。”见神夫人皱起眉头,赶紧转移话题,“母亲,肚子里的弟妹可还闹腾?”说着趴在神氏隆起的腹部,小心翼翼听着胎儿的动静,逗弄着。

神夫人拉回话题,嗔道“你呀,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姐姐的样子。为母在你这个年纪,管理内府、刺绣纺丝远近闻名。你是针织女红、刺绣纺纱一样也不行。也难怪你项嬷嬷整天逼着你和琉璃学女红。”

妙棠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低声说道“那我现在就和娘亲好好学习,洗耳恭听。”

神夫人笑道“咱们吴地丝绸、刺绣和织染久负盛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就比如这庭院的纺丝染绸,是先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合并成为生丝。生丝的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丝绸,丝绸经染色和印花后,成匹的丝绸就做成了,再由手巧的绣娘们绣上图样就可出售了。”

妙棠忍不住打断赞叹“原来经纬一词来源于此啊,经天纬地原是源于这千丝万缕经线纬线相互交织,终成光华璀璨的丝绸。”

神夫人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