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国演义的作者老罗见不得如此勐将如此平凡的退场,就给他“延寿”加戏,是战死于赤壁之战后的合肥战场。也算是勐将对勐将,死得其所了。
然而太史慈死的时候很不甘,大叫:“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壮志未遂,奈何死乎?”&;24378&;29306&;32&;32&;35835&;29306
但是这句遗言也被改了,《吴书》上写的是“当带七尺剑”,这七尺剑是皇帝用的,这就逾越问题大了!
演义中的太史慈被描写成一个忠勇守信的忠臣形象,但史实上的太史慈可能不是臣,他的列传不是在《江表十二虎臣传》里,而是和士燮,刘繇这位老上级在军阀传里,这地位非同一般。制大 制枭
太史慈镇守南方期间就开始“立囤府”,也就是三公才有资格的开府,这个时期也只有曹操才刚刚当上司空,才开始有资格开府招募自己的臣下属官。太史慈手上既有战斗力极强的丹阳山越认他当大哥,又收编了老上级刘繇的政治势力,而刘繇才是皇室宗亲江东正统,其人脉遍及扬徐青州中原。所以说,太史慈这建昌郡根本就是国中之国,和孙权其实不是臣下关系这么简单。
当然,太史慈能发展到这个地步必然是和孙策有过约定的,也就是孙策那句“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这“共之”就不是臣下,而是盟友了。毕竟搞定刘繇势力这事,孙策就办不到。刘繇的宗亲势力完全可以把孙家喷成反贼,在朝廷层面就站不住。
所以说,如果太史慈真活到赤壁之战,外有曹操策应,孙家就真危险了……同时也不得不说,孙家气运是好,无论是周瑜还是太史慈,刚好在他们隐患最大的时候英年早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而这样一个明明已经死去的人,却出现在刘琦的追忆玄境赤壁之战的剧情里——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太史慈可能就是荆州的天然盟友,刘琦这器灵把他召唤出来了?
……
此时,壮汉终于说话了:“某人已死,叫我东哥就行了。”
他认了!就凭太史慈的信义名号废话无需多言——
大春毫不犹豫的行大礼:“求东哥助我!”
太史慈呵呵一笑:“你知不知道你在刘皇叔身边是个什么身份?”
大春很尴尬:“我能力有限,也未必能活多久,我只想趁还活着,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
太史慈冷哼道:“你倒是想的开?”
大春也想趁机消解一下他的怨气:“时也命也,很多问题只要想开了其实就不是问题了。”
太史慈摇摇头:“当初刘皇叔解我北海之围,这份情我还没还,我来帮你选人拉扯人马。你的身份也不适合与这些江湖人物亲自交往,弊大于利,交给我中间打理就是。”
大春也确实不知道怎么和这些人交往,顿时大喜:“多谢东哥!”
太史慈又望了望地上昏迷的傅士仁,然后翻身上马:“此事要机密,你别招待我,遇到我也别和我打招呼,你平时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等这人醒了就让他去城中驿馆找我联络。”
大春激动的连连点头:“明白!”
放眼三国,出身底层,既有超强武力,又有超强组织力,无论是上层士大夫还是底层山越都买账的,毫无疑问就是太史慈了。北海孔融号称三国三大喷子,偏偏对太史慈青眼有加,明知拉拢不了太史慈但还是尽心服侍其老母。唯独刘繇这宗亲摆谱不识人,不能重用啊。
有他暗中出手,我还废个什么劲?躺平干嘛就是了,免得过于英明神武引来麻烦!
太史慈策马进城后,大春将傅士仁摇醒。
傅士仁惊惧迷湖:“公子,那人是?”
大春神秘莫测道:“叫东哥,很厉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