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际泰和何腾蛟奉旨前往全州,与安南伯杨昌江一起,去料理杨国栋的后事。
英雄人人敬仰,就算敌人也不例外。清兵不但没有毁坏杨国栋的尸骨,而且还立了坟。所以,陈际泰和何腾蛟的差事办得非常顺利,重新在全州之南选了风水宝地安葬,重新铸坟。
三顺王的铁铸像也造好了,就跪在坟前。孔有德、尚可喜非常幸运,在生前看到了自己跪拜的铁像。
跟他们同时被处死的,还有孔廷训和尚之信。
行刑这天,全州南门外人山人海,百姓们接肩摩踵,纷纷争睹这一千古未闻之奇事。
何腾蛟致祭词,并宣读了皇上亲笔所书的一首悼诗“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这首诗与杨国栋的绝命诗一同刻碑,永志纪念。
“将军百战血染沙,妖氛未除恨无涯。此身归去终不悔,大明开遍幸福花!”这首绝命诗是何等的豪迈,表现了杨国栋视死如归、无怨无悔的英雄气概,同时还有对大明百姓都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而皇上的悼诗充满了惋惜、悲愤和激励,号召天下臣民学习英雄,继续英雄未竟事业。
杨国栋安葬仪式结束了,这两首诗却是迅速流传开来,不但在南明的地盘掀起了学习英雄的热潮,就是在清占区,也鼓励了被压迫的人民,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同时,那些叛国者却是惶惶不可终日,其中,镇守汉中的平西王吴三桂最为害怕。
他不能不怕,听说三顺王跪像之侧,还给他留了位置。
……
“启奏陛下,安南伯杨昌江宫外求见。”这日,朱由榔正在与随行大臣们议事,李洪禀报。
“宣。”朱由榔命道。
“遵旨。”李洪答应一声出去了。
不一会儿,朱由榔就见李洪带进一个少年来。
说是少年,看身量却有一米八以上,长得虎背熊腰、膀大腰圆,只是双目红肿如桃,脸上稚气未脱,行动间毛手毛脚,一看就是懞懂少年。
杨昌江行礼毕,叩谢皇恩,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朱由榔命他平身,杨昌江却是不起“皇上,臣奉母严命,请求皇上恩准,让臣带孝出征。”
“杨爱卿,这可不行。为人子者当守孝三年。朕先前有旨,孝满之后,准你随忠勇伯习学。”朱由榔一听这话,连忙摆手否决。
“皇上,臣母说,忠孝不能双全,当先尽忠再行孝。臣母还说,承继先父遗志,就是尽了大孝。臣父死于清兵之手,臣愿意上阵杀敌,为父报仇。守孝之事,由臣弟昌河承担,他说要在臣父墓前结庐读书,三年后再入国子监读书。皇上啊,臣心里的仇恨跟着了火一样,皇上若不准臣之所请,臣情愿跪死于此。”杨昌江说到这里,连连磕头,碰地有声,显见其志甚坚。
“陛下,安南伯母子深明大义,臣非常敬重。臣请陛下答应安南伯的请求,全了他们母子忠义之举。”吕大器被杨昌江的话所感动,连忙出班替他求情。
“陛下,臣附议。”陈子壮、黄宗羲、陈际泰也都站出来求情。
“好吧,昌江,朕准了。你回府去安顿好家事,就跟在忠勇伯身旁习学吧。”事已至此,朱由榔也只得答应。
“皇上,臣知皇上让臣去忠勇伯身边习学是一番爱护之心,担心臣年纪小,上战场怕有个闪失。但臣不愿干舞文弄墨之事,那是秀才们干的,臣请求皇上让臣带兵打仗。皇上,臣打小随父练武,习学兵法,一身的本事,您不用担心臣的安全,若是不信,臣愿意跟侍卫大哥们比试比试,让皇上看看,臣是不是吹牛。”杨昌江生怕皇上不答应,自吹自擂开了。
朱由榔看着这个十六岁的半大小子,吹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