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谈拿着奏疏犹豫了一下, 小声问道“不好吧?”
刘彻嘲笑道“想看就看,哪儿来的那么多废话?”
刘谈这才放心大胆的开始看,他翻开奏疏之后不由得挑了挑眉“陆悬写公文的水平渐长啊。”
这一封奏疏必然是陆悬亲自写的, 毕竟除了他之外, 乌孙国现在也没有比他文化水平更高的了。
而之前大汉虽然已经说过要派遣官员过去, 但是因为乌孙国的王城没有建好,驿馆还有其他的东西都没有建立起来,派官员过去只怕就是送死的,所以陆悬上了奏疏,让大汉这边延缓一段时间,等他建好房子之后再让官员们过去。
这也就导致但凡是给大汉的奏疏都需要陆悬亲自写。
刘谈先是大致扫了一眼奏疏, 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关键字——匈奴。
刘谈眉眼一冷“匈奴这是安稳下来了?”
刘彻随口说道“若说安稳倒也不是很安稳, 现在匈奴已经隐隐有分裂之势。”
说到这里他还看了一眼刘谈,刘谈跟陆悬两个人折腾出来的那点事情他都知道,只不过他要当成不知道。
毕竟利用一个小孩子过去分裂人家这种事情不够光明正大,刘谈跟陆悬可以做,但刘彻不可以知道,更不要说允许。
刘谈有些奇怪问道“既然如此, 他们怎么还敢对乌孙用兵?”
刘彻说道“嗯?不是对大汉,哦,这封奏疏没有写前因, 你看这一封。”
刘彻说完, 卜凡立刻上前从别的地方抽出了一封奏疏递给刘谈。
刘谈看了一眼这才知道这场仗其实已经打了一个多月了, 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匈奴就知道了刘彻失踪的消息, 最主要的是还知道了大汉之内除了反贼, 北境王为了平叛直接带了精锐团走。
匈奴一看有机可趁, 自然是要动兵的,他们一开始也没打着能够挥兵南下的主意,只要能够劫掠一些粮食什么的就足以让他们冒险一次。
刘谈临走之前曾经拜托陆悬帮他盯着一点匈奴,怕的就是匈奴知道了刘彻失踪的消息之后会动兵。
陆悬在得到了消息之后一边派人通知霍光守好玉门关和雁门关,同时通知了李不厌,让他守好受降城,然后自己带着兵就去劫匈奴。
陆悬现在多少也摸到了大汉的一些规则,知道想要出兵必须跟中枢说一声,所以他匆匆忙昂写了一封奏疏。
只不过正确流程是将领写奏疏,然后中枢这边批准,接下来诸侯王才能调兵。
然而陆悬只是给刘彻写了一封奏疏之后就带兵走了,这封奏疏就仿佛成了一个敷衍了事的道具,仿佛就是陆悬说了句我要去揍匈奴了,现在告诉你一声嗷。
好在刘彻在北境国放了许多绣衣使者,绣衣使者传回来的消息表示那边的情况的确比较危机。
当然就算没有这个大家对陆悬也不会太苛刻——最多也就是嘲笑一句果然是蛮夷。
刘谈有些不解问道“匈奴的消息滞后这么多吗?一个月前?我们都回来好久了啊。”
刘彻轻笑一声“消息严密还不好吗?这一点要给霍光他们记一功。”
实际上这个功劳其实是刘谈的,毕竟是刘谈把北境国打造的如同铁通一般,当然这么说可能有些夸张,或者说他把边境线打造的极其牢固,消息想要从北境国走基本上是不可能。
这个消息还是匈奴从当年的燕国,如今的燕郡那边得到的。
那边从以前到现在都有些管控不力,刘彻生气却又有些莫可奈何。
只是燕郡那边得到消息的时候都已经很晚了,那个时候刘谈都已经接到刘彻回了交趾。
等到匈奴得到消息的时候,他们一行人都已经到了长安。
刘彻之所以没提刘谈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