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被刘谈说的热血沸腾, 就连李康成都恨不得也跟着一起出征,去将那些被乌桓奴役的人解救出来。
三位年轻的将领上了船之后刘谈就果断离开了港口回到了蓟城,他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接下来能做的也就是更好的后勤。
想到这里,刘谈吩咐窦思博“前期粮草准备的差不多, 之前一些药材什么的也都跟着大军走了,但那些草药是远远不够的, 尤其是酒精, 这个十分缺乏,从现在开始,大量的买酒, 哪怕葡萄酒也要, 然后去多建几座蒸馏作坊, 之后会有工人过来的。”
窦思博没想到刘谈还在惦记着这件事情,按照以往的习惯,那些草药基本上就是整个大军消耗的了。
毕竟是打仗, 冷兵器时代,大部分士兵在战场上就丢了性命, 丢胳膊少腿的就算被带回来也是听天由命,至于轻伤……其实也是看运气,毕竟一个不小心也是会死人的。
反正从头到尾说明白一点就是看运气,运气好就能活下来,运气不好就等着下辈子吧。
然而刘谈的想法则是轻伤的话, 只要消毒做得好, 基本上是能够救回来的, 重伤……如果是疮口大, 缝合技术如今也算是普及, 也能救回来,至于断胳膊断腿……这个他就没办法了。
毕竟他对理科或许还知道一些,弄出来的都是比较一般的东西,不太涉及到过多的专业知识,或者说涉及到专业知识的都用这个时代的专业知识弥补了,那些知识可能落后一些,但总算也勉强能用。
但医学这种专业性十分强的东西就不行了,他是真的懂得不多。
既然懂得不多,那就只能尽量在他知道的地方发挥到极致。
窦思博听命而去,他虽然不特别在乎那些士兵的性命,但他听话,按照刘谈的吩咐建立起了许多作坊,同时大量收购酒。
说实话,这个时代对酒其实是有禁令的,当然这个禁令只存在于平民百姓之间,贵族夜夜笙歌,酒肉不断都没人管。
所以刘谈的目标就是那些不被管束的人,他首先做的就是从他爹的嘴里抢酒。
一封信写完之后,刘谈想到了当初刚穿过来的时候,面对刘彻几乎是有求必应,刘彻说东他不敢往西,而现在他都已经敢跟刘彻抢酒了。
接近十年的时间,他的变化竟然有了这么大。
刘谈一边感慨一边安安心心地将信给发了出去。
反正他爹的酒窖里有很多酒,倒是他自己,本来就不喜欢喝酒,所以酒窖里一般都留着几坛陈酒用来招待别人用。
只是能让他招待的人也就那么一两个,基本上都是刘彻过来才能享用,刘谈也就不打算动自己的库存。
刘彻在接到刘谈的信的时候,哭笑不得的对刘据说道“这小混蛋竟然把主意都打到朕的身上了,他总算是让大军出征了。”
刘彻也算是松了口气,他实在担心再这样下去,他儿子那点钱到底能不能支撑大军在那边吃喝拉撒的消耗?
他无数次想要写信让刘谈赶紧让李息出征,早打完早算,又担心会让儿子误会自己对他不满,从而产生压力,于是就一直忍到了现在。
刘据立刻说道“阿弟要酒,儿臣那里有不少,回头都给他送去。”
有了玉矿之后的刘据也算不上特别富裕,只能说比以前松快了一些,只不过太子殿下手上流动的钱财虽然不多,但别的资产倒是有不少,比如说酒……逢年过节总有人给他送很多酒过来。
他之前曾在博望苑养了许多名士,那些酒也都是赐给了这些人。
后来通过刘谈,他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知道了想要在朝堂上有所影响需要的是他做好身为太子的职责,同时不要跟他爹对着干,至于那些名士……一个个都喜欢高谈阔论,却不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