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掌柜有点想象不透,道“嗯……愚兄蠢笨,还请贤弟再详细说说。”
杨浩客气了一下,用码头边的泥捏出大概样子,边捏边解说切割片、工作台、传动、动力驱动方式等细节,有了实体和讲解,张掌柜一下就明白了。
“贤弟这个设计非常好!就怕速度不够快,转动的力量太小,切割不动卡在木头里就麻烦了。”
“确实,人力的不行,畜力的可能也不太行,除非把转盘加大,推杆加长,两三头牲畜一起转动。水力的又太复杂了一点,还要水车啥的。”
“畜力的这个办法好,愚兄回头就好好设计一下,没什么问题后造一个出来试试,不行再改进。”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聊累了才结束,杨浩付了尾款,把新造的一艘小渔船四艘小舢板开走了。
回到藏船地点,几人合力把新小渔船的桅杆拔出来放倒,小舢板的桅杆也拔出来放倒,解开风帆带回家,杨浩开始分配船只。
“以后这样,咱们两艘小渔船一艘捕鱼一艘把鱼运到远处去卖,就在藏船点附近交换,需要两帮船员。
比如说咱们今天出海捕到鱼了,把船开到藏船点附近,卸下要送进村处理的鱼获,船直接交给另一帮负责运鱼卖鱼的船员开走去卖,咱们带着鱼获回来,然后各自回家。
明天直接去藏船点开另一艘船,另一帮负责运鱼卖鱼的船员把鱼卖完后把船开回来,放在藏船点方便咱们下次直接开。”
“出海捕鱼的只管出海捕鱼,不出海运鱼卖鱼的只管运鱼卖鱼,各司其职。
小舢板里鱼获挤压太严重,直接在台州府卖。小渔船里没冷冻的鱼获还有海水泡着,一时半会死不了,卖到黄岩县。冷冻的鱼获保鲜七个时辰没啥问题,卖到最远的临海县。
台州府每天只卖300斤,黄岩县和临海县每天只各自卖150斤,这是活鱼或冻鱼,不准多卖,卖不掉的就早早放入各地鱼池养着,两三天内死不了,熏鱼和烤鱼不限量。
金明继续去仙居县、天台县、三门县、温岭县四县建立大黄鱼批发点,这四线水路通畅,用小舢板运鱼,主要还是买地建鱼池、租小院给卖鱼队落脚、联系鱼贩寻找销售对象三件事,建立好后咱们就可以放开手每天捕鱼捕到满舱了。”
“这个法子好,俺听浩哥儿的。”赵金明道。
能不好吗?来来去去只有家里―海上捕鱼―家里,不用去城里运鱼卖鱼,工作内容少了很多,不好才怪。
“四艘小舢板给在台州城卖鱼的人分一艘,给以后要在黄岩县卖鱼的人一艘,给以后要在临海县卖鱼的人一艘,用来给大家代步。
金明还要去建立更多卖鱼点,没有船不方便,最后一艘给金明。”
四人都没问题,就这么决定了。
之后杨浩雇好黄岩县和临海县卖鱼人手、运鱼卖鱼的船员,把黄岩县和临海县的市场打通,接着早上读书,下午捕鱼,晚上清点账目。
捕鱼的还是一艘小渔船加一艘小舢板,每趟一般只能装1300斤鱼获,卖鱼的人却多了十几个,工资得多发一些,工作餐等支出多了一些,利润降低了一些。
不过效率明显高了很多,鱼卖的快不说,客户买到的鱼还很新鲜。
杨浩又去造船作坊订购了四艘小舢板,仙居县等四县大黄鱼批发点陆续建好,小舢板也陆续造好。
卖鱼用不了十多个人,毕竟台州府每天只有300斤,其他县只有150斤。
杨浩调整了一下人手,台州运鱼卖鱼队三人,其他县运鱼卖鱼队两人,人员更精干,效率更高,没有增加新的工资工作餐等支出。
路途近的卖焉了吧唧的鱼,路途不远不近的卖活鱼,路途远的卖冰冻鱼,各个批发点也兼职卖熏鱼和烤干的鱼干。
如此一来每天的定额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