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士林中有了名气,在商界中崭露头角,还受到知府大人的赏识,保护伞有了。
带领全村六七百人发了财,有了好几个产业,前后赚到好几千两银子,过完年还结余一千三百多两,兄妹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别看一千三百多两银子数目不大,这些银子要是让一户普通百姓合理消费的话,得花五六十年才能花的完!
一间经营热卖品米粮店或布匹店或酒楼,还是百年老字号的,一年都赚不到一千三百两银子!
这些钱足够兄妹俩舒舒服服过好几十年,甚至到老还没花完,也够开两个比作坊大的工坊和一间商铺,买地的话也能买到百八十亩。
过完年后这几样产业生产和销售都没问题,还能再扩大很多,目前收入在稳定增长,以后每月都能赚到三千两银子,越往后越多。
当然继续投资花钱不少,海船还得三千两以上的银子,开年后肥皂工坊得投资。
工坊建设的同时,得去一趟景德镇,入股或雇佣一个烧瓷器的村子。
肥皂安排顺当后杨浩还想把水泥研究出来,水泥工坊走上正轨后还要“研发”玻璃……
总之,对民生影响不好的东西暂时不拿出来。
比如更高效的纺纱织布机,要是拿出来的话,纺纱织布效率大涨,市场上的棉花生丝供应不上,势必会有更多农户把耕田改成棉花田和桑田。
本来大明粮食就不够,再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吃啥?
江南自产的粮食已经不够江南人吃了,纳税的粮食和一部分口粮还是从湖广两省买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