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差不多。”
郑芝龙又问道“确实够难的,一不小心就废了。贤侄一年能铸造多少门火炮?”
杨浩为难道“小侄没试过全年造炮,七八个月造了近100门,只成功了15门。”
郑芝龙被忽悠住了,因为这年代铸炮成功率非常低,运气不好100门炮才成功一两门,运气好也才成功门,哪怕手艺最好的造炮工匠也不过如此。
郑芝龙道“贤侄大才,竟然能有这么高的成功率,若全力造炮的话,一年岂不是有50门?”
杨浩为难道“台州府上面婆婆多,造炮风险太大,小侄那里熟练的工匠不多,想要达到50门产量很难,估计两三年后才能达到。如今一年最多可能有30门,这个说不准的事。”
30门炮,钢铁炼好,上车床加工也就两个月的事儿!
真要扩产的话,车床多复制几台,其它机床多复制几台,淬火回火退火工艺一条,铁匠多招一些,搞成流水线,一年能生产好几百门炮!
郑芝龙点点头道“贤侄有这个心就好了,那就辛苦贤侄了!”
杨浩道“不辛苦,这都是小侄应该做的。”
郑芝龙点点头感慨道“哎~有空真得让你和大木见见,你可比大木有出息多了。先有‘济民六第’,再有《少年大明说》。
前几天还大方的把黄蒿治疟疾的法子告诉伯父,伯父还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汝正说,你想要什么,只要伯父能做到的,一定满足你!”
杨浩怎么敢和英雄比?当即谦虚地道“大木兄是国子监的学生,以后前程似锦,小侄可没有大木兄有出息。
小侄资财不多,却也够吃够喝。唯独喜欢大海,喜欢造大船,开着大船航行在无边的大海上。”
郑芝龙笑着道“哈哈哈……汝正类我!听说西夷已经造出了近2000吨的大船,等你这两艘船造好,工匠有经验了,伯父送你一艘更大的!以后汝正的船经过海峡,不收你银子,谁敢阻拦伯父打他腚!”
杨浩“欣喜若狂”地站起来行礼道“谢谢伯父!伯父待小侄真是没的说!以后伯父但有差遣,小侄莫敢不从!”
“哈哈哈……坐,坐……”
一箱价值连城的图纸,一年30门火炮,换来两艘1000吨的船,一艘更大的船,几个造船大匠,怎么算怎么亏。
不过杨浩本就没想把“破浪级”武装商船自己捂着,只要是大明人,想要花钱下订单,张掌柜给你造,要多少艘造多少艘。
给郑芝龙不过是无奈罢了,反正杨浩还是希望大明的海商多一些,海船多一些。不管给不给大明交税,反正把海外的银子赚回来了。
“破浪级”武装商船和荷兰武装商船火力差不多,但射程远了好几倍,航速快一些,载重差不多。可以更好更安全的辅助海商赚外国的金银,也能提振国民士气。
后人闲的无聊当键盘侠时,欧洲人说我这盖伦船怎么怎么滴,是最好的船,咱的人可以把“破浪级”武装商船拿出来怼过去嘛。
郑芝龙邀请杨浩在他家住几天,杨浩笑着答应。有事没事的时候坐在一起聊聊,也认识了郑芝豹、施琅、曾德等郑芝龙的兄弟手下,还有他两个小儿子郑渡郑恩。
当然晚上又有两个水灵灵的妹纸侍寝,不过杨浩没让,给郑芝龙说了一下,郑芝龙也就不强求了。
这古代啊,为什么总是送人美女呢?
我还小啊!
我还是个孩子啊!
把土豪气息十足的郑府参观了四天,船上的货卖了一万多两银子,周老三也找到从南直隶南下交趾的船,把木材阴干工匠送上船,杨浩告辞,带着5个造船大匠开船逆风半顺水回去了。
杨浩一回来就收到个好消息,水泥作坊的烧窑匠把水泥研究出来了!
还在码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