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33章 长崎贸易(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织工坊等工业该扩产扩产,该正规化正规化,该调整的调整。

三镇的商业也规划好,不允许违规建造商铺房、作坊、仓库,得在县衙规划的土地上建造。还得交一小部分土地钱,由县衙开具地契房契,建造的建筑还得符合各项规定……

商业只有正规起来,发展才能快速,经济发展才能快速稳定,税收也就跟着持续稳定了……

希望镇的码头该修一修了,铺成水泥混凝土路,再铺成沥青混凝土路。

码头上留出两条宽15米的铁路地基,回头把钢轨送来铺上轨道,把延伸式的龙门吊送来一批,架在轨道上,延伸的龙门吊横梁导轨向大河里延伸十来米,以后装船卸船方便。

处理好这些事,船上的货也卸完了,拖船拖着船队启航,两天两夜又一个白天航行到诗里亚县,县令梁华组织马来人装船,7艘船全装沥青。

杨浩预计希望镇四镇,需要近万吨沥青来铺路,沥青只有诗里亚有,距离希望镇1000公里。

7艘船一次能装4500吨,来一趟不容易,绕点路费点时间,给希望镇四镇运过去,运两三次就够一两年用的了。

装船又装了8天,两天半运回希望镇,卸船又卸了7天,船队这才由拖船拖着,又航行到诗里亚县,装4200吨轻质石油。

又8天装满石油,船队6天半返回台州府,卸完石油后,7艘船全借涨潮搁浅在沙滩上,高压水枪和铲子等工具把船底附着物清理一遍,刷上油漆保养。

拖船拖回海上后不休息,杨浩让周老三带着两艘船,去青州府继续招流民,再招4000人,分批拉回来调养身体,适应海上航行。

16个军队世家子弟依然不安排到团练里,跟着5艘船去日本贸易。

5艘船装满海贸商品,杨浩把两个团练百户士兵送回团练军营,又挑了两个百户随船,拖船继续拖着船队航行。

这几艘拖船还挺靠谱,这么长时间,这么长距离,没有一台蒸汽轮机趴窝。

小故障小毛病杨浩想想办法就能修了,回来后再换新零件并好好保养一下。

杨浩不得不感叹,还好特喵的先研究了蒸汽轮机,这种小蒸汽轮机功率不大,体积不大,部件少,磨损类的部件更少,用的材料好,尽管技术不成熟,但就是耐用!

要是当初先研究蒸汽机的话,还得一步步艰难地提升马力,蒸汽机体积也有点大,部件多,磨损类部件更多,估计这会儿还不知道在哪儿飘着修蒸汽机呢!

拖船虽然不适合航海,也不适合拖着船队长时间航行,动不动就被海浪淹了。

但这不没办法嘛,不用拖船拖着,船队逆风航行航速只有56节,最多不过7节,还不敢多装货,纵帆装在桅杆上也有些勉强了。

完全靠季风航行更不靠谱,从台州府到希望镇,只有二月三月能去一趟,等到五六月再借着南风返航。

一年只能来回一趟,移民得耽误到什么时候去?从崇祯十四年到崇祯十七年只有四年时间,只能移民万人,太耽误事儿了。

先这么将就着,等张掌柜他舅舅那里的两艘船、深沟码头造船厂的四艘船、启航镇造船厂的20艘船造好,装上蒸汽轮机和柴油发动机后,拖船就不用这么受累了……

请台州府官员商贾士绅招募流民,做好修路修水利工程的准备,杨浩带着船队启航,拖船拖着船队向长崎航行。

这两个来月铁匠工坊把很多东西的生产线都造了出来,马上装到各工坊投产,边培训工人边试生产出一批质量差的产品,能为这次海贸一部分新商品。

五艘船上有三板斧和各种旧式海贸货物1600吨,新式海贸货物有极品薄胎玉瓷、玉瓷、肥皂、香皂、白糖、高度酒、玻璃、镜子、玻璃艺术品、玻璃餐具、玻璃容器、望远镜、放大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