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易》学(7)
《易》学成就了墨家。墨家依据《易》学之理,设置以“巨子”为首领的社会小团体,推崇“兼爱”、“非攻”、“尚贤”,形成与儒家观点尖锐对立的思想主张。然而正是这种思路导致墨家根本没法在集权制社会形式下生存,便被历史的滚滚红尘淹没了。
墨家主张社会兼爱,人民尚同,兼顾公平,反对等级观念,倡导天下和平共处,互不干涉,互不侵犯,互不为攻的“非攻”思想。提出节约、节用、节俭、节葬的俭朴思想。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前人的经验,“明鬼”前人的智慧。墨家思想有社会公平公利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不会被后期的封建帝王所接受的,所以春秋战国之后就逐渐淡出思想界,淹没在历史进程中。
墨家思想在日本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原因是日本人传承的是中国唐代及唐代之前的中国文化,而唐代及唐代之前墨家还在传承,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宋代,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分水领,宋代是中国历史进程的文化横亘期,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顺应世界文化在十世纪至十三世纪出现文化横亘的结果。
宋代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理学,理学的产生是墨学灭亡的重要原因。理学发展到明代墨学提出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主张朱元璋非常厌恶和反感,这些思想主张与朱元璋反历史进程的政治主张格格不入,朱元璋要的是上下间爱、仁政、集权、专制、专攻、抑贤、非同、天理、顺序、认命、格物、灭鬼、享乐、厚葬和重税,最最要命的是墨家主张小团体、小社会共享利益,墨家推行的“钜子”形式类似于黑社会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当今日本仍然保留完整。这些是导致墨学消失的重要原因。
推进中央集权的明朝,消灭墨学思想在所难免,所以在明清两代的官方文献中没有墨学文献,墨家思想在中国逐渐消失,直到清末民初,学者们才从旧纸堆中挖出墨学。今天有人说墨学主张人人兼爱、尚贤、非贤是正确的主张,但是你搞小团体,拉山头任何政权都不会允许你存在。所以墨学消亡是必须结果,即便是当今世界墨学也无生存之地。
《易》学的主要功能是“占卜”。“占卜”是对“象”、“数”、“理”学的总结,是占验的具体体现,是预测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易》学占卜有一套独立完整的预测方法。易的占卜术最早是用揲蓍法占卜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使顾客易于酬酢,可与祐神矣。”这里详细说明了《易》学的占卜方法。
之后发展到汉代,由于揲蓍法操作工序繁琐,且非常耗时,于是京房发明了钱币法,就是用三个铜钱代替蓍草,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取硬币的正面与反面,每掷一次必有四种不同的结果,二阴一阳(为少阳);二阳一阴(为少阴);三阳(为老阳);三阴(为老阴)。这样反复掷六次得出一卦,来取代揲蓍法占卜,但是京房的掷币法永远也取代不了揲蓍法,因为掷币法与揲蓍法得到的概率是完全不一样的。
《易》学是从一阴一阳的六次来回变化产生的,这是产生中国《易》学的根源,《易》学的一切理论都来源于阴阳互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