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这些粮食从哪里运哪里啊?”
在某一条大街上,道路两边围满人群,有人探头探脑不明所以的问了一句。
人来人往拥挤的大街上嘀咕着这句话,没打算被人听见,却不知他旁边的一个老者,笑呵呵地转过头,对上了他的眼睛。
“小伙子,你这是他国来的吧?”
他笑的和蔼可亲。
被称为小伙的人立马点头“正是,不知这是什么情况。”
他问的是这条道路上每车运着的粮食。
老者给他解释“我们周国出了一个能人。”
“嗯?”
“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届籍籍无名的农女跃身成为一方首富。你现在所看到的这些粮食,都是从她那边运过来,往京都去的。”
“皇家收购价格可比私自售卖高多,别小看这几十辆马车上的粮食,算起银子来可是我们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到的。”
“这么厉害!”
小伙惊讶“不对呀,这种稻谷只能在南方生长,我在南方也流浪了好几年,都没有听说过这号人啊。”
“小伙子,你错了。”
老者呵呵一笑“这人可不是南方人哦。”
难道在北方这种贫瘠的地区,还能种出水稻?
小伙满头疑惑。
老者笑呵呵地继续围观,热闹没有再理会他。
不一会儿,小伙又扯了扯老者的衣袖“老爷爷敢问你口中的这位能人姓甚名谁?”
“这你就问对人了,北城富贵镇富贵村温家之女温若棠。”
温若棠?
“是个女的?”
“巾帼不让须眉,这世道,女子有本事的多了去了。”老者看他一眼,“人家可是白手起家,如今坐拥一方成为首富,跟京都那边来往可深,交易不断,有后台。”
小伙恍然大悟。
几十辆的马车晃晃悠悠的过去后,又迎来了一车车绿油油的蔬菜。
“这蔬菜”
“也是她的。”
小伙彻底不淡定了。
三年之内,靠种水稻博得京都人的青睐,第一年的丰收之际,全部稻谷运往京城,由皇上亲自验收,随后高价回购,并给予百分百的支持。
跟着温若棠第一年种水稻的村民狠狠赚了一把。
第二年,温若棠不提,村民们到了这个月份也主动地把田地耕好,然后向温若棠请教抛秧的手法,从而继续种水稻。
第三年也就是今年,根据各方首富排行,温若棠踊跃第一,成为最快最年轻的一方首富。
如今她名下有大棚菜二亩、早餐店六家火锅店十家,下一个目标就是往京都去开火锅店。
“姐姐,岁岁也想跟你们去京都。”
四岁多的娃儿瞪着水汪汪的眼睛,抱着温若棠的腿,声音软乎乎的,几乎让人抗拒不了。
温若棠把他抱起来“岁岁乖,听话,姐姐跟姐夫是去做生意的,路途遥远,非常不方便哦。”
“软软为什么能去?”岁岁不满的控诉。
温若棠“”
这回去京都怕是要经历很多事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软软肯定是要带在身边的,毕竟是自己的闺女。
至于岁岁
如今正是上学识字的时候,一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如果跟着自己去京都,说不定会耽误他。
“棠棠不如你就把岁岁也带上吧。”温老三虽然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儿子去京都,但他左思右想,闺女为人处事比他们做父母的还可靠,岁岁跟在她身边肯定比跟在他们身边好,“等你们在京都安定下来,也可以在京都给他找个学堂,再说软软不也要上学嘛,不如让他们一块儿上。”
听到温老三这样说,温若棠也没有拒绝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