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九章 突发车祸(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傍晚时分,秋莎狼狈地回到乡下老家老庙子镇。她一下车门,就听见有人在念叨

“身儿花绿,走路弯曲,洞里进出,开口恶毒,无足怪物,吞鸡咽鼠”。

寻着声望去,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婆,独自经过车身,嘴里念念有词。音量不大,但足以让秋莎听清楚。

秋莎上下打量了她一眼,老太婆个头不高,衣着古怪,一件阴单布盘扣上衣,脚穿一双花布鞋。如此打扮,要是放在十年前,没什么奇怪的,刚被淘汰的服饰,偶尔也会出现在偏远的山村的老人身上。

秋莎很纳闷,老人念的谜语到底是祸还是福呢?但由于朗朗上口,她很快记住了那几句话“身儿花绿,走路弯曲,洞里进出,开口恶毒,无足怪物,吞鸡咽鼠”。她想也许这是个疯老婆子,没什么足以让自己多怪,就没多想了。

正是黄昏时分,夕阳把故乡的云彩浸染得绚丽多彩,故乡的山水此时是如此的亲切可人。

秋莎朝新街走去,望着漫天的落霞和落霞里古老的街景,心里有些惆怅。

场子北边有一座状如游龙的山脉,龙头上立着一座建于明代乾隆年间的庙宇,闻名百里,十里八乡的人们,来到这里求神拜佛,香火旺盛,老庙子由此而得名,八十年代初人们又重建了寺庙,寺庙里依然香火缭绕,香客不绝。

秋莎望了眼露出山尖庙宇的飞檐庙阁,慢步来到新街。新街是改革开放时,人们沿着老街尾巴修建而形成的。

新修建的楼房,就地取材,将青石头打成方砖,用水泥一排排往上砌。这种方式已经突破了以往泥土谷草筑泥巴墙的技术,也不同于解放初期的串架蔑竹墙,所以整个新街里的人家,比如谢家靠做糕点富裕起来,刘家靠开理发店富裕起来,黄家靠开旅馆而富裕起来,潘家靠做糖果富裕起来的。他们首先盯准了从镇上街道延续的主公路,陆续在道路两侧建起了一幢幢独立的小楼房。

近十年的时间里,另外的人家也像排队样,沿着镇公路两边楼房的空隙处修起了青石楼房。新街道两侧的楼房与主公路保持了足够的距离,栽上了稀稀落落的桉树。夕阳正照在东边的房顶上。

秋莎犹豫着到哪里去应付一晚呢,到同学那里吗,还是到亲戚哪里去?因为她心里还没有消除大姐给她的伤害。她不想见到父亲,生怕为难他。

突然,一个十来岁男孩从她身边一闪而过。

秋莎正觉得惊愕,一个妇女匆匆追过身边,手里抓着一根竹竿,嘴里一路咒骂着“把书念到猪屁股去了!让你考个零圈圈!!”肥大的屁股呈圆周晃动,步履笨拙,摇摇摆摆。

跑到前面拐角处,逃跑的孩子被自己黄布胶鞋散落的鞋带拌了一跤,妇女趁机猛跑两步,抓住男孩,挥舞着手中的竹竿,“噼噼啪啪”打下去,孩子“哇哇哇”大声嚎叫,立即引来了一些看热闹的人。

秋莎听到这位妇女的声音有些耳熟,走过去细看。

那个妇女双耳戴了两个硕大的金耳环,一溜烫卷的黑发遮住了她的半边脸,秋莎穿过围观的人群,走到跟前去再一看,原来正是她的一个远房表姐,急忙喊道“大表姐,有你这样教育儿子的吗?”伸手拉住她扬起的手臂。

表姐正在气头上,生气地说“全家人都忙着里里外外的做活路,挣钱供他读书,他喊累得很!最后英语考试竟然抱个鸭蛋回来,你说气人不嘛?!”

男孩一见母亲被人拉住,趁机站起来,一溜烟就跑得无影无踪。当母亲的还想去追,秋莎拦住她大声说“你能把孩子打得成天才吗!”

表姐这才从愤怒中平静过来,看清身边的人,“噢,原来是秋莎表妹呀!”表姐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说“刚才气昏了头了。秋莎,你好久回来的嘛?”

“刚刚才回来。”秋莎顿了下,讽刺着表姐说“你看你,把孩子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