裔君。”
晋元帝踏上台阶,一手背在身后问“菁芜轩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谢予微微颔首“菁芜轩来人说,公主这几日都闭门在殿内,不让宫女靠近,一日饭食皆是一餐不落的用了。”
晋元帝冷笑道“她是最聪慧不过的,知道要和朕闹也得保存力气。过些日子便解禁放她出来,告诉她若在闹下去,朕绝不心软。”
谢予淡淡点头应下,又问晋元帝“陛下为何不愿答应公主请求?”
晋元帝嘴皮一掀,露出一丝幽深,行走的步伐略微沉了一些“你不懂,她身为一国公主是朕太过放纵她,让她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正正过了二十日,秋试放榜了,试榜前挤满了学子,努力想要看清榜上有没有自己的名字。
容沨本也被容老夫人拘着不许再次出门,所幸有孟宜龄前来陪她,两人一同等消息。
碧花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大口喘着气,额上还冒着热汗,结果云宵倒的水顿顿地喝了两口才道“考,考上了。前面去看试榜的下人正正遇见了裴大爷,说是甲榜三十一名,倒是印小公子在裴大爷后面甲榜六十一名。”
孟宜龄先是一喜,而后又诧异道“印小公子天赋异常,我还以为他会如印夫子一般一举拿下状元,名动盛京。不过他这个年纪能得甲榜六十一名也确实不易,要知道多少人考了一辈子也只能是个秀才。”
容沨低头坐着临窗大炕上,手里捏着绣花针一针一脚地落下,眉眼深意稍稍释然几分“少年负盛名对印小公子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如今印家险象环生,他也不易再太过惹人注目。”
孟宜龄回头瞧着容沨,眉眼一动,轻声道“你是说印小公子有意收敛锋芒?”
容沨手上动作一顿,幽幽地抬起眼眸,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谁又知道呢?我也不过就这样随口一说,倒是庭表哥功名得了,姐姐的好事也就近了。”
孟宜龄脸色一红,瞪了容沨一眼,可心下却是愉悦至极。
没过几日,圣旨下达容王府选容涵为三皇子萧继正妃,容涵跪在地上,眼底全是了然之意并没有一丝惊喜和意外,她双手举起接过圣旨“臣女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神情定定,拿着圣旨的手缓缓握紧。
来宣旨的太监声音尖细,脸上扑着白色脂粉对着笑意道“贵妃娘娘的意思是等六姑娘及笈之后的就举行大婚。杂家会要回宫复旨,就不与王爷多说了。”
寿安堂。
容沨坐在下面,手里拿着一个拨浪鼓对着云宵怀里的远哥儿,孩子如今已经近两月,长得十分结实,听得声响两腿用力瞪着若不是云宵力气大,都要抱不住他。
她神情淡淡,却是听着戚氏与容老夫人商议着容涵及笈之事。
容老夫人抬了抬眼皮道“此事不已经早就备下,怎么又有什么问题?”
戚氏脸色微微一变,不由揉搓着手中绢帕,她自是知道一切事宜早就备下,可是她的涵儿现在可是三皇子正妃,日后说不准就是未来晋朝的皇后,想想她便心头一热,她忍气吞声多年,到了现在头上都还有一个病秧子裴氏压着。
她想让她的涵儿能够扬眉吐气。
容老夫人如何看不懂戚氏的心思,心下冷笑“涵儿及笈已是按王府嫡女份例所出,你这个做母亲的还想要如何为她操办?”
戚氏想起容沨在青州及笈时那个眼热的场面若只是按照王府嫡女的份例操办根本就是比不上的,她咬咬牙,小心觑着容老夫人的神情道“当初郡主及笈时,这般热闹。”
容老夫人冷哼一声“你这个做母亲的倒是一门心思替她着想。”手中茶盏咚地一下砸在茶桌上。
她靠在身后软枕上“当初四丫头及笈也是按着府上份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