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没问题的。
但郭十六郎不是很喜欢这些事儿。
可能是因为从小生活的环境太过于单纯了,他对外界的事情格外得感兴趣。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偶然间发现二郎整理课堂笔记另有用途后,非但没点破没举报,反而帮他一起来做。甚至于……
郭十六郎啊!
他对读书就没多大兴趣,才不会主动去跟他祖父讨教。为什么这半年来,他的变化那么大呢?课堂上先生讲的东西听不懂,那就听不懂好了,无所谓嘛。事实上,他跑去问的问题,好多都是二郎没弄明白的,而不是他。
弄明白了才能把课堂笔记做得更完美,本来要是自己用的,怎样都成。但二郎知道的,这些是要交给舅兄赵闰土,然后拿去排版刊印的,真要是出了错,可就害人了。
甭管过程如何,赵闰土又忽悠了一人,他还特别会话术,知道以郭家的情况,要么不缺钱,要么就算缺钱也无所谓。所以,他直接以名声相诱导,明示暗示一旦日禄题库系列教辅书红遍大江南北之时,日禄书院的名声也将传达到九州大地的所有角落里。
这么说也没错,毕竟搁在现代少有人不知道黄冈的,哪怕不知道究竟在哪里,这名字总归是听过的吧?
郭十六郎本人对于名声没什么执念,但他知道他祖父有啊!
再一个,天天待在书院课堂里听先生讲那些怎么都弄不明白的晦涩内容,他老早就厌烦了。
两人一拍即合。
二郎全程沉默不语,总感觉同窗好友会被舅兄忽悠瘸了。
但仔细想想,这事儿确实是对双方都有利的,郭山长肯定也希望日禄书院能在他手上发扬光大吧?
希不希望都无所谓了,他俩已经达成了共识,准备下一步就先推出名家典籍,内容就是那些年郭山长写的精品文章。
要精装版的!
先一本一本的出,等数量多了,再来个合集典藏版的!
赵闰土的目标特别清晰,他准备把郭山长打造成新一代的网红名人,让广大学子们争相抢购郭山长的著作,先笼络一批粉丝,然后再提纯,回头开个什么签售会啊,发布一些周边等等。
当然,这个周边指的是文具方面的,什么笔墨纸砚都来一套,只要能跟郭山长搭上边都可。
如果说,日禄题库是准备做成一个系列的,那么郭山长就是当红i!
完美~!
远在日禄书院的郭山长……
阿嚏!阿嚏!
夏日过去了,秋天就要到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去加件衣裳,再顺道去一趟儿子院里,看看儿子最近的身体如何。
以及,他家十六郎又跑去哪里了?
“江仲义?我记得这个学生……倒不是因为他的学问如何,而是他能让十六郎跑来问我问题。”郭山长摸着花白胡子,对病榻上的儿子露出了苦笑,“十六郎原先看到我就跑,为了这个好友倒是豁得出去。不过这也不错,他想要回答他朋友的问题,总得先把事儿搞明白吧?这小半年里,我跟十六郎说的话,比往年好几年都要多。”
“谁说不是呢?十六郎有时候寻不到你,就来找我了。我们父子也难得能坐在一起探讨学问。”
“挺好的,有空请他来家里坐坐吧。”
郭山长这大半辈子也算是见了不少人和事儿,哪怕他隐约觉得,江二郎最初可能是真的利用了他家十六郎,但那也是最初。
尤其是最近的两三个月里,郭十六郎跑来问他的内容明显简单了许多。十六郎本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他又如何会不察觉呢?不管那是因为江二郎故意降低了难度,想借此替十六郎补课,还是借此促进郭家人的关系都无所谓。
他不关心过程,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了。
作者有话要说 红包发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