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阻拦。” 韩琦想到那个场面,不禁有些后怕,“到了那时,司马光他们会更得势……” 前面一个内侍在奔跑,韩琦皱眉道“跑什么?” 内侍说道“外面来了好些奏疏。” “去吧。” 宰辅们回身,看着内侍狂奔而去。 “这是进谏来了,那些人慌了。”包拯知道这是反扑。 “官家不会动摇!” 韩琦说道“我等也要出手。” 曾公亮点头,“老夫回头就去放话,利国利民之事,谁若是阻拦,那就是奸贼!” “他们会寻别的借口。”包拯对此很清楚,“沈安首当其冲,老夫有些担心。” …… 沈安没担心什么,他很嗨皮! 从开门到现在,大宋钱庄的人流就没断过。 不断有人把钱存进来,不断有人进来申请借钱。 申请借钱后,钱庄的人会找出此人的资料查探,若是金额够大,还要派人去仔细核查。 而这一切依靠的就是沈安提出来的那一套资料汇总。 汴梁的人口按照户级被分开,然后再按照城区分开……直至按照巷子街道分开。 这样顺着查找就很方便了。 这里没有后世的征信系统,但有最详尽的资料,有资产作为抵押。 而大宋实行的户籍分类制度就是最好的帮手。 这个分类是按照资产来分类,每户人家的大致情况都有记录,隔几年就会重新评定一次,很牛叉。 有人去查证借款人的身份,回来禀告后…… “杨欣……查实无误,可以借钱!” “多谢多谢!” “马渡,查实无误,可以借钱!” “……” 厚本钱庄的人都傻眼了。 “他们怎么能那么快?” “咱们这边借钱的得去查许久,他们怎么那么快就给钱了?” “莫不是……” 有人去禀告给了夏氏兄弟,夏进闻言微喜,“让人去试试,多借些。” 夏青已经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若是这般,那就是好事啊!” 稍后有人来了。 “我家郎君说了,那钱庄借钱肆无忌惮,那就多让人去借一些。” 这便是英雄所见略同。 你敞开借钱吗? 那我们就借吧。 把你的钱借完,然后…… “借光他们的钱,然后再去挤兑,直接挤垮他们!” 夏进精神大振,“马上去。” 几个男子混进了钱庄里,稍后就被赶了出来。 “怎么回事?” 夏进怒道“你等可是被看出来了?蠢货!” 一个男子说道“没有,小人报了名字和住址,稍后后面来了个人,说是资产不够抵押……” 夏青讶然道“怎么查出来的?” “再去试试。” 他们又换了几个人去试,结果都被赶了出来。 这特么神了啊! 夏青怒道“难道有神人?” …… “这只是杂学的一次应用而已。” 面对韩绛的夸赞,沈安很是淡然的装了个比。 “杂学吗?” 韩绛心动了。 沈安看似漫不经心的看着天空。 四十五度角……很忧郁啊! 但他的眼角却在瞥着韩绛。 来吧,上钩吧! 让杂学的学生进三司吧。 邙山书院也开了些时日了,有的学生很出色,基本上可以出去独自做事了。 沈安不担心他们找不到事做。 可杂学不但要融入民间,更要进入官场。 这是新政的需要,也是杂学的需要。 韩绛在沉思。 沈安在等待。 “此事……”韩绛看来有些动摇。 毕竟大宋冗官比较厉害,三司上次被包拯清理过一次,现在渐渐又有些人浮于事的趋势了。 沈安心中失望,但却没绝望。 机会很多啊! 以后寻机再来就是了。 “老夫去商议商议。” 人生许多时候会让你失望,但别绝望,等待下去,一边努力一边等待。 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沈安就被这个意外之喜给砸中了。 韩绛竟然同意了? 沈安心中狂喜,神色却很淡然。 韩绛看他平静,不禁赞道“你是杂学的宗师,这等好事你竟然没有狂喜,可见心胸宽广,不错不错,那些学生想来更不错。” 是啊! 沈安觉得自己的心胸很宽阔,直至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