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定要收拾他。 他见张八年没动,就冷冷的道“怎地,朕使唤不动你了吗?” 张八年低头,“官家……有人看到那人……像是沈安。” 噗! 正在喝牛肉汤的韩琦喷了曾公亮一脸,然后干咳道“沈安?果然是他!” 赵曙捂额长叹。 欧阳修别过脸去,觉得真的太难为情了。 只有包拯,他冷冷的看着前方,双拳紧握。 这人为了支持水军,竟然赤膊上阵,亲自为水军说好话。 你说就说吧,作为臣子你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 可你竟然化名为曹佾。 国舅何辜,竟然被你给坑了一把。 有人嘀咕道“官家,上次的那个谁……曹雪芹呢!” 上次沈安在雁门关外化名为曹雪芹,一把火差点烧死了耶律洪基。 陛下,这人的无耻是有前科的啊! 啧! 赵曙有些头痛了。 一路回到了宫中,赵曙气才平息了些。 “此行如何?” 外面有许多话不方便说,此刻才是汇报的时候。 秦臻仔细说了此行的情况。 “船队本是早就该回来了,只是在靠近琼州时遭遇了大风,只得找了地方躲着。等风浪平息后,船队有不少人都病了……” “可是疫病?”韩琦敏锐的发现了问题。 赵曙心中一紧,他也担心是疫病。 在这个防范手段有限的时代,疫病就是地狱般的存在。 “不是疫病。”秦臻说道“以前也时常有人犯病,只是多吃些菜蔬就好了。此次船队也带的有许多木桶种菜,只是菜种保管不善……最后缺了菜蔬。直至有人找到了野菜,这才好了些……” “少了菜蔬就生病?” 赵曙问道“这是为何?” 秦臻摇头,“臣也不知,不过这是多年传下来的话。有人不信,出航不带木桶种菜,结果回来时只剩下了三成人。” 啧! 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啊! “邙山书院好像对此有些钻研,回头你去问问沈安。”赵曙上次去邙山书院时,听到了沈安和一个教授在说什么症状,好像就是出海不吃蔬菜导致的。 “那可是大喜事啊!” 秦臻兴奋的道“每次出海都要带着许多木桶种菜,太占地方了。若是沈郡公有办法,臣回头就请他饮酒。” “远航归来,应该的。”此时的赵曙很是宽容。将士们辛苦归来,自然该放松一番,只要不过分,他不会干涉。 他看着不说话的常建仁,饶有兴趣的问道“朕的画师,如今的悍将,此行有何收获?” 韩琦看了秦臻一眼,见他神色平静,就微微点头。 看赵曙对常建仁的态度,以后的水军多半是要交给他来执掌,而秦臻只能去别处任职。 秦臻能坦然接受这事,就是心胸宽广。 想到心胸宽广,他就不禁想到了沈安。 那个不要脸的家伙! “陛下,臣此行交趾,觉着他们比上次更怕咱们的水军了。” 常建仁现在已经能从容的站在这里,说话也不见紧张,可见这人没什么高低之分,不过是适应环境而已。 “臣记得第一次水军登陆交趾,那时的交趾人气势汹汹。可此次水军再度光临交趾,敌军却处处谨慎,这才给了我军各个击破的战机。” 常建仁伸手,习惯性的道:“地图何在?” 呃,才问完他就发现了问题。 这里不是船上啊! “臣孟浪了。” 赵曙很欣赏这等性子的臣子,“取了地图来。” 他的地图更大,更全面。两个内侍举着地图,常建仁把此战的路线顺着点出来。 “我军最后夜袭升龙城,先是用火药炸塌了一段城墙,随后臣率军冲了上去,斩杀敌军。” “升龙城乱作一团,可惜我军人数太少,否则必可一战而下……” 常建仁真的很遗憾。 可君臣听了他的介绍后,都唏嘘不已。 “这般凶悍,怪不得交趾都怕了。” 韩琦很是感性的道“大宋如今不同了,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悍勇的将士。” 常建仁低头,“将士们悍不畏死,只求公平。” 这是老话重提,要求提高武人的地位。 赵曙点头,“朕知道了。” 他看着常建仁,很是满意的道“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