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层自尊而已。不就是把生产线转移出去了吗?”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了布林给自己的那一瓶酒,于是又加了一句,“反正留在这里也没有生产,这种二手的设备能够再利用也不错吧。”
布林松了口气,果然是一辈子做技术的物种啊。他有些犹豫了,这样的倔老头可不是好打发的,而且感觉自己也搞不定。
米哈伊却开口问了一下:“现在华国那边设备动起来了吗?产能达到多少了?”
“现在洗衣机这边已经调试地差不多了,就等着采购原材料进行大规模量产了。本来就是正常生产的生产线,我们也就是找一些本地的供应商,再打开销售渠道就可以了。微波炉这边有些慢,主要是有些制式、电路等需要进行调整,不像洗衣机这样基本上是机械式操作。根据投资人的计划,这个洗衣机和微波炉年销售要分别达到100万台。”
为了加大对米哈伊的刺激,布林私下里对自己的猜测加了个零,实际上今后的产能真的能加一个零。
“100万台,这么多?”
苏联的家电并没有大规模普及,和华国的情况差不多。幸运的是,华国有着和平发展的大环境和整个西方作为买主,通过简单加工起步,完成原始积累和知识增长。
苏联曾生产了许多领先世界的工业产品,即使现在看也十分前卫,如手机听广播、手表听广播都在80年代就生产出来了。但是由于“四邻皆敌”,这些产品和家电没能进入全球大市场,大多数都只有非常有限的数量、出口欧洲部分国家以补充苏联的黄金和货币储备,无法发挥规模效益;加上工人阶层购买力不足,这些产品自诞生之日起就没有惠及民众,结果失去了民心。美苏争霸演变成美利坚以世界大分工对抗单打独斗的苏联,后者最终在下一个信息技术革命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没错,总工。他们还打算对家电进行自动化改造,减少人工干预,也就是通过处理器完成多个程序的自动运作。”布林说到这里,不禁暗自出了一把汗。自己忽悠惯了,敢在总工面前卖弄技术,而且是华国没有人跟他说过的技术。
“这倒是世界家电产业发展的潮流。我们早就反映过这些,可是,有领导认为这些终究不保险,就没有继续探索。这也导致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后继乏力。”总工也有些犹豫要不要跟这个门外汉说这个。
看来终究是个明白人啊,布林决定赌上一把:“总工,现在华国建设了一个苏联产业园,里面全都生产苏联的产品,我觉得您如果能够参与进去,肯定能够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对方给出的待遇非常优厚,我估计您至少能够拿到500美元月薪。”
“哈哈哈,我老啦,也就是跟你聊聊。很长时间没人给我说过这些了,唉,你说咱们国家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呢?”逐客令下得非常清晰。
布林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里。家人已经睡了,他悄悄到了房间,给阿卡廖夫打了一个电话。
对方有些不满意了:“布林,我刚睡着就被你吵醒了。今天白天都这么辛苦,晚上还不让我好好休息一下吗?”
“阿卡廖夫,我今天遇到了米哈伊洛维奇,就是electronika厂的副总工程师,这可是个大宝贝啊。”技术带头人奖励400美元,米哈伊洛维奇这样的管很多个技术带头人的,奖励至少要翻番吧?
“那个犟老头是不会去的,”阿卡廖夫打着哈欠,“他的女儿也快要结婚了吧,怎么能出得去呢?你没其他事的话,我先挂了。”
“别别别,你怎么认识他的女儿?”布林感觉到自己灭掉的火焰又蹿高了一尺。
“他女儿就在我们厂啊,男朋友好像是,哦,就是electronika厂负责软件开发的,有人在说那个家伙肯定是先看中了玛利亚的爸爸才看上的玛利亚,哈哈哈。啊,实在是太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