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就是个城里人了么?我从记事起不就是想当个城里的洋气女子么?
“江奕,可得加速了,老是这样磨叽可不行,晚上还得回城呢。”江文社感觉提醒。
江奕开始讲重点了:“咱们村里的劳力,1640岁之间的男人,有机会可以报名参加保安、建筑、油漆、家电维修等技术培训,这些收入肯定比你们自己跟包工头出去打工要高一些。”
“报名参加培训,是不是还要交钱啊?”
“我们现在没钱参加培训啊。”
这一关很难过。你究竟是选择“血缘支付”还是“公平交换”,会影响到今后大家对和你打交道的支付手段。
说白了,就是你还会不会免费照顾同乡。
“大家各自凑一凑、借一借,如果实在转不开,那就先去赚钱再交学费吧,”江奕最终没能放松自己的决心,几百元钱大家肯定有,只是想着尽可能沾点儿便宜,“江树国和江树平去年是借了一些钱,后来都还上了。他们两家子女多、确实是没钱,也没人愿意借给他们。”
齐鲁人最重乡情,江奕的不放松,在自己和村里人之间打了一堵墙。
江树理看着气氛有点儿僵硬:“晓霞在那里培训了三个月,其实也就是300块培训费,商城里包吃包住,其实要是算下来,光是这些吃住都不低于300了。江奕不是看上了你们的100块钱,他是想让大家记住,以后就是城里人了,要记住自己的身份,别给江家屯丢脸。”
村长看到这些人的嘴脸,也不乐意了:“找江奕要工作的时候一个个跑得比谁都快,现在一谈钱就哑了?你进城去坐车还能像在村里招招手就有手扶坐、赊账秋后卖了米还钱?呸,没有钱,你连一口凉水都没地方喝去。江奕,我支持你,我们家三个儿子都去参加培训。”
“那个晓霞,你现在升职了,一个月多少钱?凤华多少钱?”还是有人不放心。
江晓霞很老实:“我和凤华刚进去的时候一个月300块,现在一个月400。”
江凤华看到江晓霞不好意思说自己,就直接报出来了:“我少一点儿,300多块。晓霞很快就要升职了,等她升职了就有500块工资了。”
大家还是要来实在的呀。
“不可能,俺家大姑家的女婿也才不到200块,”有人站出来了,“人家可是实打实的国家的人。”
国营企业还是这个时代的高山,对于农村人来说只能高山仰止。
“你那八竿子打不到的什么女婿,咋会把自家的收入告诉你?”
“我骗你干什么?人家是那个什么自行车厂的。骗你是小狗。”
还真是巧了,韩菲凡的妈妈也在那里工作,江奕直接告诉他实情:“你说的自行车厂,我正好也知道。他们厂的会计是我同学的妈妈,工资差不多300块。你说的也是实情,自行车厂现在两个月发一次薪水、欠一个月的,一般员工的工资差不多就是200块。”
“我就说吧,自行车厂的会计也就这么多工作。”
“怎么可能?人家是国家的人···”那人依然不死心。
“国家的人怎么了?六几年的时候还不是‘七级工八级工,不抵社员一沟葱’?哼,少见多怪。”老人们对那个年月有记忆,那是也是城里最困难的时候。
“这有什么不可能?”江凤华爆发了,刚才还敢看不起我,现在又来怀疑我弟弟,那就让你看看咱们到底谁不行,“这辆摩托你们看到了吧?就是我弟弟开的工厂生产的,一般的车也要两万多。这个是限量版的,编号是第一号,这个是四个六,一般人能拿得到吗?”
老实人被逼到墙角也会爆发,江凤华继续发狠:“咱们村2000多号人,一年的收入100万,你们知道江奕一天赚多少钱吗?”
这下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