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6章 淮海经济报(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淮海经济报终于开始出版了。不过这个报纸却不是日报,而是每周出版,算是个周报了。

区域性报纸的出版在兰陵和彭城引发了不同的反响。兰陵人是真的开心,区域老末这次终于在宣传领域雄起一回。

彭城人是不忿。兰陵你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旮旯能代表得了淮海经济区吗?

首期报纸主要是关注商品价格问题,并集中针对粮价进行探讨。这次主要是三个教授的约稿。

魏学敏坐在杨书记的办公室里,压力不是一般地大。

“杨书记,报纸讨论的话题太严肃,估计愿意看的人不多。”

杨书记刚刚有时间坐下来,他能理解魏教授的压力:“只要能够提醒少数几个关键人就行了,几位知名教授的文章至少可信度比较高。”

媒体在90年代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在100个受调查的职业里面,声誉度最高的就是大学教授这种“收入低、社会效益高”的群体,最低的是出租车司机之类的“收入高、服务差”的职业。

“高校长的文章认为前两年经济偏紧会影响92年的政策选择空间,所以明年大概率会有经济刺激,为商品价格上涨带来压力。这个观念提得不错,至少现在三地市已经在行动了。

“孔教授的文章比较有意思,图表也比较有说服力。如果这个蛛网经济已经提出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我们国家没人介绍过?”

魏教授对这个也了解不多:“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关于价格理论、厂商理论,对于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这些内容涉及比较少。估计是因为通过计划和指令能够规避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吧。”

“嗯,现在放开了大部分物价,倒真的是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杨书记听懂了,“前两年粮价上涨过猛、近期为了降低物价上涨幅度而控制粮食收购价格,但是粮价下跌也会造成农民惜售、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孔教授建议提高粮食生产的企业化经营比例、打破散户经营的‘蛛网式不经济’,这个庄园式生产模式在苏联、华国都有过教训。”

这时候蛛网模式还没有在华国广为人知,孔教授进行了解释,比如今年农作物生产过剩、巿场价格很低,农民血本无归,结果导致农民短期内不再栽种这种作物。第二年这些农作物产量太少、价格高涨。第三年,尝到甜头的农民又大量栽种,价格出现暴跌.......,这种现象一再循环,如果用简单的供需曲线图画出来的话,价格与成交量的变化图形就像是一个蜘蛛网,所以称为蛛网理论。

杨书记简单看了前两篇,第三篇是重点,也是魏学敏亲自撰写的。

魏学敏马上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次洪灾造成农作物收成下降,适当地提高粮食采购价格和储备能够解决一部分压力。有些专家觉得应该继续控制粮价,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国际的物价指数失真、与西方国家不具有可比性,而且西方国家的物价指数包括了20以上的租房指数,而华国基本上由单位接近免费的住房,这个租房价格没有变化,所以可以拉低大约2030的物价指数上涨幅度。”

“这个能不能把相关物价指数也做一个表格,看起来一目了然。”杨书记听懂了,却害怕一般读者听不懂。

“我们以后再刊文探讨一些这个。”魏教授不知道物价指数包括了很多元素,直接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下来。

“真正要从长期视角降低粮价的波动,可以借助粮食期货交易所等市场发现价格,”杨书记把三篇文章读完了,忽然发现这个结论是水到渠成的了,“言之有物、论据详实,在第一期选择这个主题是有原因的。”

有什么道理呢?要不是为了借领导考察的机遇、匆忙地针对建材交易所写了一篇报道,第一期才不会选择这个主题呢。

魏教授看到杨书记首肯了,一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