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知道以培训机构的盘子,容不下段勇平的雄心。可是也不会让他太快地实现自己的想法,几个月之后他就会发现学习机也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了。
豫省,郑州。
杨书记一行非常开心地到了信息工程学院。这次他是真的开心,嘴巴都合不拢了。
“杨书记,这次要靠您了,很多事情我都不太懂。”江凤华代表江家出面;以前江晓霞倒是一起去过郑州,可是现在是要给对方一个定心丸的时候,只有直系亲属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
杨书记大手一挥:“没什么大的问题,这次咱们是来学、做好事了。”
这段时间净是到处化缘了,找江奕要产业,找省里要配套资金,找燕京要项目审批,甚至找农民兄弟们要了不少进城费和土地。现在有机会当当善财童子,能不高兴吗?
“为了表达对于04机研发团队的感谢和支持,我们公司计划参与项目二期研发,投入资金600万,帮助04机更新换代产品,让腾龙永远领先世界。”张志杰代表腾龙公司表态发言。
600万是04机前几年的研发费用,这次一次性给予二期研发600万,估计在整个信息工程学院可以横着走了。
结果,一个细微的声音传来:“我们报的预算只有100万···”
杨书记看着斜对面那个书生气十足的专家就觉得好玩。一期研发团队大约一半跟随吴江元去了兰陵,另一半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离开学院。估计说话的就是留守人员里面的负责人了。
“没关系,多出来的资金可以自己选择研发方向,错了也没关系,试错也是探索嘛。”
鼓励别人烧钱、自己硬充豪客,杨书记的感觉那不是一般地好。
学院的领导不敢让专家们再发言了,赶紧表达谢意:“杨书记可真是对我们研究人员照顾有加。其实腾龙公司是最符合我们学校定位的,只是碍于系统有别,所以很多毕业生不能到腾龙就业。”
“您说的是培养费吧?”张志杰一口就点明了根本问题。
“哈哈哈,张经理说得多。其实站在学校的立场是不愿意收的,可是其他系统的学生到我们这边要交这些,如果我们不收对这些跨系统的毕业生也不公平。”
90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基本上都会遇到这个问题。由于当时的高校大部分是各个部委支持的,如果毕业生不在本系统就业,毕业时就要交纳数千元“跨系统费”。华国持续到九十年代初的免费教育,终究还是在这个临门一脚的跨系统费面前变质了。这个规则直到90年代末高校与部委脱钩之后才结束。
张志杰费心思量怎么答复的时候,杨书记问了一句:“这个培养费大概多少?”
“也不多,大概3000块。”
“这个费用确实不多,这样吧,我们市里和腾龙公司一起协调,争取能够替学生把这个培养费出了。”杨书记知道江奕最不在乎的就是这些教育支出,在江奕同意之前他不防先体验一把有钱人的感觉。
有了大佬的背书,张志杰放心了,毫无心理障碍地抛出了第二个礼物:“我们承诺以后每年可以接收贵校200名毕业生,待遇从优;愿意到博识教科任教的,可以按照副教授待遇。”
这个时候,自主择业的概念已经在悄悄展开,接收毕业生对于一个学校将是很大的支持;给予副教授待遇更是对本校毕业生质量的莫大认可。
“这个对我们真是···真是莫大的支持了。”校长对这个的意义太懂了。江城大学曾经接到剑桥大学“认可贵校本科毕业生具有研究生实力”的来函,让江城大学自豪了快有一个世纪了吧,难道今后我们也能享受此等待遇?
大礼送出以后,形式可就完全变了,从谈判的双方变得更像是一家人在互助互爱。江凤华放下了最后一丝担心,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