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国内是哪个学校派过来的?”自从觉得可以让这些留学生帮助江守义,江奕忽然对小马真的开始感兴趣起来了。
“我是燕师大的,在国内待了两年才过来,在国内的第一年也主要是学俄语。”
“你们的军训是不是一整年?”
“你行啊,这个都知道!不过我是八八级的,我们要出国的话就要五年毕业。其实学得再久也没什么用,现在苏苏东格局变化太快,”小马还真有些学了屠龙术的感觉,“不过我也在看西方经济学和金融学。”
“前几天到你们学校说的给我爸打工的事情,你们都想好了没有?”有了这些人帮忙,江守义就不会再有“被罗沙人包围”的尴尬了。
“要是江老板愿意帮忙出培养费的话,我估计我们专业的几个人都会愿意留下来。”其实小马非常心虚,他学的东欧历史对目前的就业帮助不大。
“如果给你们交了培养费,但是要求至少签订6年的合同。6年后就不用你们还给我们了,怎么样?”
每年的培养费也就是300美元左右,三年不到1000美元。其实不算多,但是对于华国人来说就是三四年的薪水了。
“当真?”小马的眼睛都放大了,还能有这种好事儿?同时却又看了看一旁装作忙其他事的江守义。
江奕知道,这是想问问真正的老板到底什么想法:“爸,你觉得马哥哥怎么样?能不能把他留在莫斯科呀?”
“你觉得好就行。”
得到江守义的准信,小马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只是我们还有一年才能毕业,明年才能正式签合同。不过从现在开始就自由多了,学习的时间不多,主要是写论文。”
一边说着,一边扬起了手上拿着的资料。
“这个人好像有些面熟嘛。”江奕看到了报纸上两个男人的合影。
“这个是现任总理盖达尔,以前是一个党刊的编辑。他写的文章我们都听喜欢看的。而且他名义上是维护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实际上是在介绍改革派的思路。”
江奕对这个人的名字有些印象的,但是他的作为却记不清了。“只是这跟你的专业好像不太一致了吧?”
“我···我的论文方向改了,现在是研究青年改革派的思想,”大概是感觉到自己这个转变有点儿大,小马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有个同学是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在读博士,他的导师就是马克西姆·博伊科,现在是罗沙国资委的顾问,同时也在大学里指导学生。我就是觉得有这个关系,所以才写这方面的论文。”
再按以前教的那些理论去写文章,估计毕业都难。
“罗沙国资委?”这个跨度有点儿大,怎么跟华国都是一样一样的?
小马以为江奕没听懂,指着盖达尔旁边的人说:“这个就是他们的主席,人很有水平,性格也很强硬。”
“就是这个灰白头发?看起来是性格比较倔强的样子,感觉在新闻上也看到过他。”江奕还是想不起来。
“这是红头发,黑白照片有色差吧。他出来的不多,很多人都说他是‘红发魔鬼’呢。”
“红头发?难道他是丘拜斯?”
江奕再次拿起了报纸仔细看了一下,好嘛,私有化之父就这么跟我扯上边了?
那个罗沙国“空前绝后”私有化的操盘手,数万企业从国营转为私人所有;
那个与魔鬼达成协议,一手葬送了苏共最后的执政机会;
那个被国人唾弃,却被西方投资者唯一信任的“私有化之父”。
江奕看着小马,有种想笑的冲动。谁说学历史的就只能画符?
“你刚才说他们搞了一个论坛?”
小马看见江奕的眼神就想打个冷战:“我···我没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