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今后几年的重心转移了,李颜茹作出了初步判断。
她并不知道江奕对香江资本市场还有更多的考虑。
97行情、98危机,都必须由他自己来布局。
等到大家酒足饭饱了,各自散去。
江守义兴奋地直搓手,习惯性地在那儿遛弯。
“小奕,咱们要是有了一家银行,那可爽利多了。以后就不用求着斯莫伦斯基那家伙,企业也会更买咱们的账。”
在“追赶型国家”中,最成功的扶桑、南高丽和星岛都采纳了“财团”模式。华国的企业却无法达到完整的链条,因为缺少金融尤其是银行这一个核心环节。
现在李颜茹主持银行的收购,财团模式可望在罗沙国率先实现了。罗沙国私有化过程中形成的“七大寡头”,有人称之为“七王座”,也是由于先控制了银行。
难怪江守义如此兴奋!
“你以后可得低调点儿,别被那些高官盯上了。在人家看来,咱们可是‘外人’呢。”
“那也不能无法无天吧?咱们本分赚钱,谁也不好说什么。”江守义自我辩护着,可是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要是有人敢胡乱伸手的话,就到报纸和电视台告他们。当官的也怕这些。”刘连秀想起了传统上的“秦香莲告御状”。
“对呀,咱们加紧收购一个报纸,电视台也牵上线了。一般人也不敢把咱们怎么滴。”
两口子在这边维持着这么大一摊子,还真是太勉为其难。
“现在罗沙国最忌讳的是英伦、美利坚、德意志和法兰西等国家。我们就在伦敦、巴黎、瑞士、纽约和柏林等地多设立一些投资机构,然后让这些投资机构向罗沙国投资。”江奕终于为两口子找到了一群“保护人”。
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资本的发言权远超过其他国家,外交部门也经常以“服务本国对外金融投资”为荣。如果罗沙国有部分人的手伸得太长,一个“八国联军”一样的集体力量会成为他们的噩梦。
刘连秀还听不懂这些,江守义先炸了:“你怎么能依靠这些洋人?他们能跟咱们一条心吗?”
“他们保护的又不是我们,而是在他们国家注册的投资机构。放心吧,他们肯定会及时出现的。”
江守义终于不说话了。在这些布局方面向来都是江奕独自决定,这次只是给他们一个定心丸。
刘连秀却又想到了一点:“要是这样的话,你得有多少人呀?你管得过来吗?”
“最终就是在香江成立一个基金会,也就是信托投资基金,统管各地的所有投资。”这是江奕设计的最大财团,也是整个事业的核心。
信托投资基金的资金来自于捐赠,受益人可以指定,这样的最大好处就是隐藏实际投资人,让追索证据的人“到此为止”。因为捐赠可以要求“匿名”,企业的投资人则有“实名+资金来源清晰”等要求。
“香江好,钱进出也方便,还是华国的地盘。江采、你大伯、几个侄子侄女也都在那里。”江守义大概能猜出江奕的一些用意,率先表达了支持。
或许这个基金会才是今后的最大平台呢,只是他想不到这个基金会能走到哪一步。
“小奕现在还不到18周岁,我先当董事长吧。等明年小奕长大了,我再交给他。”刘连秀看到了江奕的全盘考虑,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下子齐活了,哈哈哈,还是小奕对你妈好。样样考虑得都很周到。”江守义现在学会谦虚了,直接把自己定位为“沾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