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掉了心结后的邵军,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不再是那个吞吞吐吐、士气低落的中老年。就在那一刻,江奕知道他是认定了这条道路。
能人终究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坚持啊。就像秦成孝非要固执地走向远东一样,四零后这一代终究是从小便释放出了内心里“无所畏惧”的灵魂。
这两年倒是商品从高高的柜台上走下、顾客不用再看售货员不耐烦的脸色的过渡期,消费者的上帝身份逐渐获得落实。
格局重构期,新老业态的此消彼长将会带来大量的机遇。江奕不妨再做一次平台,支持这些不服管的家伙们释放潜能。
“现阶段让商家出钱,是不是还还早了些?毕竟市场里还有很多商品是紧缺的,他们不担心卖不出去。”江奕想通了以后,很快就调整了心态,转而扮演邵军的挑剔一方,指出他的短处。
“有些生产商也想自建渠道,但是他们现在要么不懂如何选址,要么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钱,所以我们可以把他们集中起来,帮助他们选址、给他们装修建议,还可以让他们分期付款。”
“你说的是‘以售养租’模式?”江奕越听越觉得耳熟,这不就是几年后滨城王首富的万达城市综合体模式么?
邵军听到这个词汇倒是眼前一亮,自己辛辛苦苦想出来的模式,精髓不就是这四个字么?
这个小家伙反应速度真是不错,自己以后可以更好地向客户推介了。
“以售养租?这个词用得好,卖掉一些商铺,核心的位置就只出租,这样也好管理。要不然那些家伙们转手几圈就变成菜市场了。”
“以售养租”是万达搭建的城市综合体模式,“售”指的是把商业地产周边附属开发的住宅与部分写字楼拿出来销售,“养”着需要长期培育的商业地产。而在以往模式中,那些铺位一度完全出售,导致商业地产变得五花八门、个人怎么随意怎么来。
如今以租赁的形式,把核心区域的经营主导权把持在手里,方便实现统一管理,实现为其他区域“引流”的作用。
“以售养租”另一种叫法是“地产开发补贴商业经营”,这也是“万达广场”商业模式的精髓。
不过,邵军毕竟受限于时代,他能想到的也就是在商铺层面打转,不像江奕那样可以把视角扩大到住宅和写字楼。
“这个模式前期需要核心客户的大资金投入,估计他们很难答应,缺少了核心商户的支持,整个模式也就玩不转了。”江奕想起了万达城市综合体引进的沃尔玛、家乐福等世界顶尖超市,这些自带的商业机构本身就是对商圈的最好广告。
现在华国的消费水平无法支撑这些世界级超市批量进驻。邵军的设想缺少了“领头雁”,就需要花费巨资把“生地”催化成“熟地”。
问题是商业地产项目很难取得较高比例和长期的融资支持,如果搞出租型商业地产而自身没有资金实力,则整个商圈都是必死无疑。
“我们可以把很多商家邀请过来一起商量,走‘共同选址、联合发展’的开发模式,先租后建、招商前置,聚集大家的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对核心商户有更大的吸引力,”针对重点客户实现“定制服务”,看来邵军确实是想得非常深入了,“而且你不是在香江收购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吗,只要创意够好,他们就能募集资金吧?”
商业综合体模式的两条腿:资金投入和核心商户,如果加上香江资本市场的支持,资金方面的想象空间就打开了。
那么现在需要重点强化的就是核心商户了。世界级超市进驻华国的不多,内生的连锁超市还没有进入寡头时代。
看来需要进入超市这个业态了。静待物联网时代到来、一步跨越到未来的领头电商,是有些妄想了。
“可以换个思路,我哥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