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968章 渤海所(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概念。

“交内阁研议。”

而隆武帝最喜欢说的,就是这句话。

朝臣们渐渐也看出,皇帝陛下,对鸡毛蒜皮的小事,是不在意的,全部都交给内阁,由内阁自己决定,谁要是用鸡毛蒜皮的小事烦他,绝对会被他严厉呵斥。

今日午朝,殿中朝臣都有点不安,因为有一个流言,已经在朝中传了半月有余了,甚至内阁五辅都已经默认了,隐隐地,今日怕就是要商议此大事……

“朕今日有两件事要宣布,第一,成立军机处,专门处置军机事务,参照宋代的枢密院,为朕参谋军事,全权谋划对建虏和流贼的作战计划,并为之准备。”

此时,隆武帝朱慈烺坐在宝座上,环视殿中群臣,面色凝肃,声音清楚。

殿中群臣,都是脸色微变。

大明为什么有内阁?只是因为洪武皇帝朱元璋废除宰相,大权独揽之后,却发现自己一个人治理不过来,于是设置内阁,令几个大学士为秘书,帮助自己治国,又为了制衡大学士,免的他们时间长了,权高位重,又变成宰相,于是就又拉了司礼监以为制衡。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设计确实不错,两百七十年下来,虽然也有张居正和魏忠贤这样的妖孽,可以同时控制内阁和司礼监,但大部分的时候,内阁和司礼监都是相互倾轧,相互牵制,从而确保身处其中的皇帝游刃有余,大权不会旁落。

现在隆武帝忽然又要设置一个军机处,什么意思,难道是要取代内阁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内阁五辅。

所有人都想知道,内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

次辅蒋德璟今日一直紧皱眉头,神情不安,就好像他已经提前知道了某件事情,但不能说出,只能忧虑。

现在听皇帝陛下提到军机处,他依然是皱眉沉思,一句话不说。

李邦华,范景文和刚刚进京的袁继咸都脸色凝重,目光也都是有沉思。

至于首辅周延儒。

自都察院之后,他就没有了威仪,新君继位,他请辞不准,其后便萎靡不振,每次朝议,都极少说话,过去崇祯帝时,周延儒的不说话,是为老谋深算,现在的沉默,却是因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虽然他竭力掩藏,但还是瞒不过众人的眼睛,谁都知道,周延儒的首辅,是做不了多久了,就是不知道隆武帝什么时候会踢开他罢了。

众人目光里,周延儒拱手问道:“陛下,不知道军机处如何运转?又都有谁入军机处?”

朱慈烺道:“军机处只管军事,不碍政务,由朕直领,对朕一个人负责。至于人选,因为是军机,自然是要从兵部、五军都督府,以及熟知边镇敌情的督抚边臣中选任。”

设立军机处,是清朝皇帝雍正的做法,用意就是将更为要紧的军务控制在皇帝手中,而不是由内阁扯皮,同时的,政务和军机剥离之后,皇帝可以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军机之上,此举不但减轻了内阁的担子,也厘清了责任,将政务官和军事官,清楚的分开使用。

但在此之前,所有的军机都是在内阁手中的,如今隆武帝另设军机处,分明就是在分内阁的权,特别是分首辅的权,按照大明文官们过往的德行,他们肯定是要反对的。

但隆武帝却不忧。

因为他已经提前和内阁五臣知会过了,蒋德璟李邦华袁继咸范景文,都是知大义之人,没有那么多的小肚鸡肠,朱慈烺将理由说出,很快就说服了他们,今日朝议,不过就是公开宣布罢了。

至于周延儒,朱慈烺更不担心。

……

文华殿。

周延儒咳嗽了一声,拱手道:“自辽东战事兴起以来,边事繁重,内阁却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陛下设立军机处,专掌军机大事,选专才以专用,专理建虏和流贼军务,正是合适。陛下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