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长安与离宫(二合一)(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然朝堂文武别看在“克扣”圣人的事情上纷纷夸赞,胆敢少了东宫一文钱,一斗米,大把仗着白胡子的文官敢喷户部尚书一脸唾沫星子,而勋贵武官就斯文很多,毕竟他们更喜欢在宫门外给人套袋,外加一顿闷棍。

圣人赵钰民在离宫数着日子磨时间,又给太子添了几个弟弟或者妹妹,索性过了今晚,大乾这几年的动荡就要归于平静了,心情好,胃口也好,中午赵钰民都多吃了半碗饭,下午出离宫,游山玩水倒也自在,要不是看着身后亦步亦趋的闻器老头,赵钰民心情可能会更好。

闻器吐血是个假消息,前些日子都说熬不过四月了,说是长安有名医,来了长安却不入城寻医,转头去了离宫陪着圣人赵钰民,说话依旧中气十足的闻器哪里有吐血,命不久矣的样子。

闻器去离宫可不是陪赵钰民,他不为别的,就为了没事在赵钰民面前晃荡,左一句太子处事公道,右一句太子圣德,然后看着圣人赵钰民的一张苦脸,他能乐一天。

赵钰民还拿闻器没有办法,毕竟闻器是三朝老臣,还是太子太师,这个太子太师不是其他人那种虚名,而是实实在在的传承衣钵,倾囊相授。

闻器做尚书令,做了七载,每天上午处理完公事,下午就拿着折子让十七八岁的太子再批一遍,晚上则会和太子交谈,点明下午太子的遗漏,亦师亦友,从不严厉,两人关系比起太子和自己这个父皇还近。

甚至赵钰民还能想起来,五六年前,闻器这老不休夜里带着刚刚二十岁太子去了平康坊,虽然没有夜宿,但是这是一个尚书令加太子太师能做的事情吗?

赵钰民自己委婉的提了一嘴,太子去平康坊不合大体,才说了几句,闻器一句:“圣人年少也去过!”把赵钰民一肚子话堵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赵钰民知道闻器来离宫的目的是什么,大乾纷争过些日子就要平息了,而自己这段时间偷懒已经歇够了,该是回到长安处理国事的时候了,闻器就是来监督自己回长安的。

一想到每天堆积如山的奏折,赵钰民就感觉脑袋发涨。自他即位后殚精竭虑十二载,年年大战,国内民生,边地征伐,每天一睁眼就是政事,活生生把一个有些慵懒的太子变成了一个勤奋的圣人皇帝。

赵钰民每天被朝中老臣“驱赶”,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不是几个月,一年两年,而是整整十二载,好不容易抓住机会能离开长安城,来离宫休养些日子。还得掐着时间算日子,赵钰民以为到年底,这场纷乱才会结束,不过谁想到自家二小子这么能干,这才四月初五就把事情要做了结了。

“圣人,准备什么时候回长安啊!”闻器的声音传了过来,赵钰民此刻的安宁,瞬间变成了悲愤。

“朕知道了,知道了,到时候就回去!”赵钰民不耐烦的嘟囔着。

闻器嘿嘿一笑,从袖中拿出来一把金尺,看了一言,拍了拍脑袋:“老喽,老喽,拿错了,嗯应该是这把!”

看着闻器从另一只子掏出来一把金尺,赵钰民四十多岁的人,猛地跳了起来,面露惊恐:“朕都四十多了,闻器你不要欺人太甚,莫拿先皇金尺,朕是九五至尊,你这是欺君!欺君!”

赵钰民大声呼喊起来,欺君之罪,诛一族,夷三族。

只是闻器却把赵钰民的置于耳旁,右手攥着金尺,用金尺拍打着金尺,忽然留出寂寥悲苦的表情,一双老目涌出泪水:“圣人都四十多了,今日手拿金尺,与十五六岁的钰民太子秉烛夜谈仿佛就在昨日,人老了,糊涂咯!”

说完话,闻器没有和赵钰民行礼告退,佝偻着身子,弯着腰转身就要离开。

看着眼前闻器老迈的背影,赵钰民眼眶一热,当年自己身在东宫之时,四旬的闻器身为太子少师。

多少个夜晚,从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