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曾数次接受明朝招安,所以张可望说出这话倒也不足为奇。
这位大西皇帝出身于陕西定边,少年时也读过书,后来跟着父亲贩过枣,长大当过捕快,因事革职,便又到延绥镇从军,因犯军规当斩,后得上官陈洪范求情,打一百军棍驱逐出伍,从此流落乡间。
这就是个十足的刺头,或者说无赖。
崇祯三年,张献忠在家乡聚集农民暴动,自号八大王,因身瘦面黄军中称为黄虎,从此他转战中原。
他是王自用为盟主的三十六营中最强一营,也是后来以高迎祥为盟主的十三家之一。他曾攻下凤阳,拆了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也扒了朱家的祖坟。
崇祯九年,高迎祥遇伏被俘,遭凌迟处死。
十年,拥兵至十余万的张献忠也在南阳被左良玉击败受伤,他在谷城接受了熊文灿的招抚,但拒绝接受改编和调遣,仍保有四万人马。
十二年,再举反旗,崇祯十三年,再度受挫的张献忠率兵第二次入川,十四年出川,转战湖广,十七年三进四川。
张献忠入川,本是想以巴蜀为大本营,连接湖广,收取云贵,争夺关陇,然后夺天下。
只是谁料局势变化如此之快。
因为曾经有过受招安的经历,所以张可望等都觉得张献忠欲故伎重施,以争取时间。
“派人去明营出使吧!”
张献忠打算看一步走一步,如今的局势,再打下去,于他不利,那是死路,必须得另谋他路。
“陛下的条件?”
张献忠捻着长须,那张瘦销的黄脸上也很纠结。
“明帝不是说要封为我云南王,世封永镇吗?那就暂且答应,朕愿意除去帝号,退位归藩,移镇云南,让四川明军给我让出一条路来,还有,立即停止进攻。”
“我西营一百二十营人马,得仍归我节制,不受朝廷整编、调遣。”
张可望、张文秀、张能奇、张定国这四大义子心里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
安西王、安西将军张定国高大魁梧,他上前建议,“何不向明廷请求我西军北入关中,名为北上伐清,实则陕甘乃我西军老家,将士们多来自陕甘,我军更习陕甘水土,况且只要到了关中,也就有更多选择机会。”
张献忠点头,“可以先这样提,但明廷肯定不会愿意的,到时咱们再答应南下云南讨伐沙定洲叛乱。”
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前提都是明军得先停止对成都的围攻,至于什么时候能谈成一致,这得需要时间。
现在明清大战,张献忠可以借归附和议之机,暂时休整喘息,重新调遣安排兵马,潜伏等待时机。
······
夔州、奉节。
白帝城。
当年刘备伐吴兵败,退屯于此,在此托孤诸葛后驾崩。
新任陕甘云贵川五省经略的文安之便驻节此地,白帝城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在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处于长江三峡的西端入口。
白帝城城套城、城压城、城连城,还有城中城、城外城,是一座防御性能极强的军事堡垒要塞。
可以说是川东门户。
在后世,因三峡水库蓄水,白帝城成了长江中的一座孤岛。
而此时,这座白帝城依然傲立长江边上,旁边的瞿塘峡,也有一座水寨,里面是新建的三峡水师。
做为曾经的国子监祭酒,文安之本只是一介文人宗师,如今却因战乱奔走在这乱世,抚治军民,兼理粮饷,从郧阳都监到偏沅巡抚,再到如今的五省经略。
充分的说明他的表现,得到了东南皇帝陛下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