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十分廉价,整个就是一个飞机模型再加几个火箭发动机,如果说有什么值钱费时的,那就属陀螺仪以及以它为基础的一套控制设备了。
不过在数据基本到位后还是出现了一点问题。
苏教授在第八天的试飞后,就对王学新说:“营长, 我们发现原型机在对大角度偏离时的处理还存在些误差,详细的说,就是当原型机机身倾斜30度以上时,原型机的反应不尽人意,这很可能使原型机偏离原定的轨道影响精度……”
王学新想了想,觉得不对啊,系统给出的数据应该不会错才对。
再往细里一想,就隐隐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系统给的数据如果没错,那就是研发团队因为设备粗糙或者为了赶工短时间生产出来的原型机误差较大,比如陀螺仪的反应由控制系统传递到原型机的方向舵的过程中有误差。
这些误差大倾角较小调整幅度较小时还可以忽略不计。
但如果倾角较大需要较大的修正数据,误差也就被放大了,于是就有了不尽人意的结果。
王学新想了想,就回答道:“苏教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或许可以不要求一次调整到位,而是分为几步,比如从大倾角调整到小倾角,再由小倾角调整回正确的位置,你觉得呢?”
苏教授被王学新这么一说就尴尬了……他们这些研发人员怎么就没想到这方法?
究其原因,苏教授认为是自己以及研发团队始终把原型机的自动驾驶系统当作一个机器……其实它的确是个机器。
但思维上不能这么思考。
因为当苏教授等人把它当作机器后,就会有一种惯性思维,以为机器嘛,只要数据对就能一步到位,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就是数据有问题,于是还需要调整。
因此,研发团队脑海里就是冷冰冰的数据和调整,根本没考虑到其它思路。
王学新却给出了另一条思路……
难道飞行员驾驶飞机就能一步到位?
他们也常常调过头了再进行微调,这无伤大雅不是?
那凭什么机器就不能这么干!
苏教授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就去跟和志民商量了。
当初,苏教授刚到完县机场时,还信心满满的以为自己能大展拳脚。
现在,却感觉自己是多余的。